温城
在今安徽宣州市东南三十里孙家埠附近。《舆地纪胜》 卷19宁国府: 温城 “在宣城县东二十余里。唐刺史温璋所筑。大中十二年置营于此”。
在今安徽宣州市东南三十里孙家埠附近。《舆地纪胜》 卷19宁国府: 温城 “在宣城县东二十余里。唐刺史温璋所筑。大中十二年置营于此”。
即今福建南靖县北和溪镇。明、清置巡司于此。
1913年析杜尔伯特、扎赉特二旗地置,属黑龙江省龙江道。治所在泰来溪 (今黑龙江省泰来县)。1917年改为泰来县。1913年由杜尔伯特、扎赉特二旗屯垦局设置,治今黑龙江省泰来县泰来镇。1916年升县。
在今江西九江市南四十里庐山。《水经·庐江水注》:“庐山之北有石门水,水出岭端,有双石高竦,其状若门,因有石门之目焉。水导双石之中,悬流飞瀑,近三百许步,下散漫十数步,上望之连天若曳,飞练于霄中矣。”
一名黑峪镇。即今河南栾川县东三十三里合峪镇。旧属嵩县。清乾隆《嵩县志》卷12合峪镇:“多山产,县境木耳,合峪者佳,商贾繁多。”在河南省栾川县东部。面积306平方千米。人口2万。镇人民政府驻合峪,人口
在今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东。《清一统志·琼州府一》: 博吉山 “在陵水县东二里。下有博吉水。一名大河岭”。
北魏置,属白水郡。治所在今陕西白水县东北六十里。隋废。古县名。北魏太和三年(479年)置,治今陕西省白水县东北黄龙山南。属白水郡。西魏废。
即龟兹国。都城在伊逻卢城 (今新疆库车县东郊皮朗旧城)。唐玄奘 《大唐西域记》 卷1: 屈支国 “东西千余里,南北六百余里。国大都城周十七八里”。即“龟兹国”。
即今台湾省台北市南景美区。清乾隆初修瑠公圳时,曾建水枧 (渡槽) 跨越景美溪。后在水枧末端附近形成街市,故名枧尾。因枧、景音近,转变为景尾。后又从闽南音雅化为景美。1950年设景美镇。1967年划入台
在今广东徐闻县东龙塘镇东南。《清一统志·雷州府》 “黄塘港” 条内: “博赊港在县东南四十里。其左为赤坎港。”
即浦口镇。今湖南泸溪县南四十四里浦市镇。清 《乾隆内府舆图》 作浦市。在湖南省泸溪县东南部、沅江西岸。面积143.5平方千米。人口3.4万。镇人民政府驻浦市,人口7650。因镇旁有浦溪注入沅江,宋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