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深州

深州

隋开皇十六年 (596) 置,治所在安平县 (今河北安平县)。《元和志》 卷17深州: “以州西故深城为名。” 大业初废。唐武德四年 (621) 复置,仍治安平县,同年移治饶阳县 (今饶阳县)。贞观十七年 (643) 废。先天二年 (713) 复置,治所在陆泽县 (今深州市西旧州村)。辖境相当今河北深州、安平、饶阳、辛集等县市地。天宝元年 (742)改为饶阳郡。乾元元年 (759) 复为深州。北宋雍熙四年 (987) 迁治静安县 (今深州市南)。元属真定路,辖境缩小。明初省静安县入州。永乐十年(1412) 移治今深州市,属真定府。清升为直隶州。辖境相当今深州、安平、饶阳、武强等县市地。1913年改为深县。


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以故深城为名,治安平县(今属河北)。大业二年(606年)省。唐武德四年(621年)析定州、瀛州地复置,仍治安平县,同年徙治饶阳县(今属河北)。贞观十七年(643年)又省。先天二年(713年)分瀛、冀、定三州地复置,治陆泽县(即今深州西南旧州),辖境相当今河北省深州、安平、饶阳、辛集等市县地。北宋雍熙四年(987年)徙治静安县(今深州市南)。南宋嘉定八年(1215年),周元儿领导红袄军在此战败金兵,攻克州城。元辖境缩小,仅有今深州、衡水二市地。明永乐十年(1412年)省静安入州,徙治今深州市。清雍正二年(1724年)升直隶州,辖境相当今深州、安平、饶阳、武强等县地。1913年省州改为深县。


猜你喜欢

  • 黄葛峡

    ①指今四川重庆市东北二十里之铜锣峡。《水经·江水注》: “江水径阳关……又东径黄葛峡,山高险,全无人居。” 《清一统志·重庆府一》: 黄葛峡,“ 《旧志》: 涂山足有古黄葛树,下有黄葛渡,即黄葛峡也”

  • 呼遒县

    西汉置,属朔方郡。治所在今内蒙古杭锦旗北。一说在达拉特旗西北黄河南岸。东汉废。古县名。西汉置,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杭锦旗东北黄河南岸。属朔方郡。东汉废。

  • 前山寨

    明天启年间建,属香山县。即今广东珠海市西南前山镇。清乾隆八年 (1743) 设海防同知驻此,嘉庆十四年 (1809) 并设游击防守。清康熙三年(1664年)筑城,即今广东省中山市东南前山镇。乾隆八年(

  • 广西护卫

    明洪武五年(1372)改静江王府置,属广西都司。在今广西桂林市。后废。

  • 同州

    ①西魏废帝三年(554)改华州置,治所在武乡县(今陕西大荔县)。隋大业三年(607)废。唐武德元年(618)复置,治所在冯翊县(今陕西大荔县)。辖境相当今陕西大荔、合阳、韩城、澄城、白水等县市地。《元

  • 北平山

    在今四川彭山县西北。《寰宇记》卷74彭山县:北平山“在县西北三十四里。李膺《益州记》云:张道陵得仙于此。陵有二十四化,此山是其一也”。《方舆纪要》卷71彭山县:北平山在“县西北三十里。上有天柱峰”。

  • 阿喇楚勒

    即阿尔楚尔。在帕米尔高原南部。《清一统志·喀什噶尔》:阿喇楚勒“在和什库珠克岭西三百里, 喀什噶尔西境外八百里。逆回西窜至此,副将军富德追及之,剿四千余众,擒斩伯克数十人”。

  • 寿河

    即今江苏淮安市东南五十里、涧河支流故城河。上接黄浦,下达射阳湖。《资治通鉴》:唐景福元年(892),“时溥遣兵南侵,至楚州,杨行密将张训、李德诚败之于寿河”。即此。古水名。即今江苏省淮安市东南大溪河,

  • 聂母宗

    即尼木宗。治所在今西藏尼木县西。

  • 刘老庄

    在今江苏淮阴县北。1943年3月,新四军三师七旅十九团四连在反“扫荡”战斗中被日伪军一千余人包围在此,与十几倍于己的敌人浴血奋战,毙敌一百七十余人,全连指战员全部牺牲。朱德在《八路军和新四军的英雄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