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陵郡
西晋元康七年 (297) 分临淮郡置,属徐州。治所在淮陵县 (今安徽明光市东北)。永嘉后废。
西晋元康七年 (297) 分临淮郡置,属徐州。治所在淮陵县 (今安徽明光市东北)。永嘉后废。
元建,在今四川都江堰市西北白沙河注入岷江处东岸。《元史· 河渠志》: 至元元年(1264) 修都江堰,“盐井关限其西北,水西关据其西南”。
元置。在今广西临桂县西南。元《析津志》 天下站名有 “遶江”。
即今安徽巢湖市东北半汤镇。清道光《巢县志》卷8:有半汤铺。在安徽省巢湖市居巢区东部、汤山西南麓。面积44平方千米。人口2.2万。镇人民政府驻半汤,人口1.1万。因汤山有冷、热二泉,汇合后炎凉参半,故名
即今湖南衡南县 (衡阳市) 东泉溪镇。《清一统志·衡州府二》: 泉溪市 “在清泉县 (今衡阳市) 东三十里,濒耒水”。
又名真山、甑山、石筏山、筏梁山。在今江苏江阴市东长山乡。《寰宇记》卷92江阴军江阴县:“真山在县东二十三里。”《舆地纪胜》卷9江阴军:石筏山、石牌山,“《十道四蕃记》云:石筏山筏长六十步。始皇欲以浮海
战国楚邑。在今河南唐河县一带。《战国策·楚策三》: 苏子谓楚王曰,“为主死易,垂沙之事,死者以千数”。《荀子·议兵篇》: “楚人鲛革犀兕以为甲,坚如金石,宛巨铁釶。惨如蠭虿,然而兵殆于垂沙,唐蔑死。”
一作朱勒都斯河。即裕勒都斯河。为开都河上游。在今新疆和静县西北。清宣统 《新疆图志》 卷71: 珠勒都斯河 “即古鹰娑川。河有二源:一源出珠勒都斯山麓,为小珠勒都斯河; ……一源出哈喇库尔山北麓,为大
一名南日山。即今福建莆田县东南南日岛。旧属福清县,清有县丞驻此,民国设县佐。
西汉置,属代郡,为中部都尉治。治所在今内蒙古兴和县西北土城子。东汉废。《水经·㶟水注》:于延水“东南流径且如县故城南。应劭曰:当城西北四十里有且如城,故县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内蒙古
即空泠峡。在今湖北秭归县 (剪刀峪) 西北。《舆地纪胜》 卷74归州: 空舲峡 “在秭归县东,绝崖壁立,湍水迅急,上甚艰难。舲中载物尽悉下,然后得过,故谓之空舲峡。上有火烬插在崖间”。《清一统志·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