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淋山河镇

淋山河镇

即今湖北黄州市北六十六里淋山河镇。清光绪 《黄冈县志》 卷24 《兵事》: 同治三年(1864) 五月,陈得才、张总愚、赖文光等众数十万入县境,自道规河、淋山河、回龙山、孙家嘴等处,纵横二百里间,垒、馆 “密如比栉”。


在湖北省团风县西部。面积117平方千米。人口6.5万。镇人民政府驻淋山河,人口5180。因逢下雨时,雨水由两侧山上淋下,汇集入河,名淋山河。镇因河得名。1949年为第四区。1950年改为淋山河区。1951年更名为第八区。1957年改为淋山河指导组。1958年设东风公社,1959年更名为淋山河公社。1961年又恢复为淋山河区,1975年析置淋山河公社。1984年置淋山河镇。2001年磙子河乡并入。主产稻、小麦、棉花、油菜籽。有建筑业及玉雕、皮鞋、机修、制锁等厂。为县西北部物资集散地和商贸中心。京九铁路、106国道经此。


猜你喜欢

  • 下峒司

    在今湖南桑植县西北下洞街。本明下洞长官司, 清雍正七年(1729)改土归流。乾隆元年(1736)设巡司。后移巡司于古丈坪。

  • 垫江

    战国时巴国都,在今四川合川市南五里。东晋常璩 《华阳国志·巴志》: “巴子时,虽都江州,或治垫江。” 即此。古水名。又作垫江水。指今嘉陵江下游。因今重庆合川市古称垫江县得名。《资治通鉴》:东汉建安十六

  • 莋都县

    即筰都县。治所在今四川汉源县东北。《汉书·西南夷传》: 元鼎六年 (前111),以 “莋都为沈黎郡”。《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 “莋都夷者,武帝所开,以为莋都县。”古县名。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

  • 桂山

    ①一名玉台山。在今广东新会市北。《方舆纪要》 卷101广州府新会县: 桂山在 “县北二里。俗呼圭峰,唐僧一行至此,有黄云覆之,因名黄云山。上多松竹,瀑泉出焉”。《清一统志·广州府一》 引《寰宇记》 云

  • 亚?哩隔国

    古地名。为公元18世纪时对拉丁美洲各国的总称。清谢清高《海录》有专条记述。

  • 辉河

    ①即今内蒙古鄂温克族自治旗西南辉河,为海拉尔河支流。《清一统志·黑龙江》: 辉河 “在呼伦布雨尔南三十里。源出东南兴安岭,西北流察罕托罗海界,东折入伊棉河”。注入开拉哩河。民国 《黑龙江志稿》 卷4

  • 蚕此城

    在今四川成都市东北凤凰山东南。《资治通鉴》: 唐光启三年 (887),王建 “败西川将句惟立于蚕此”。即此。

  • 呼闷城

    在今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盆地。《新唐书·西域传》: 贞观中,拔汗那立 “阿了参为王,治呼闷城”。

  • 任城卫

    明洪武初设兖州左卫,后改任城卫,属山东都司。治所即今山东兖州市。后废。

  • 大鹏湾

    在今广东深圳市东南、香港九龙半岛以东。湾内水深面阔,为优良大军港。湾东北为大鹏所,明置,属新安县,清时设参将驻防。光绪二十四年(1898)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大鹏湾大部分水域属租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