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盐州
元元贞元年 (1295) 改海盐县置,属嘉兴路。治所即今浙江海盐县。明洪武二年 (1369) 复改海盐县。
元元贞元年(1295年)升海盐县置,即今浙江省海盐县,属嘉兴路。明洪武二年(1369年)降为县。
元元贞元年 (1295) 改海盐县置,属嘉兴路。治所即今浙江海盐县。明洪武二年 (1369) 复改海盐县。
元元贞元年(1295年)升海盐县置,即今浙江省海盐县,属嘉兴路。明洪武二年(1369年)降为县。
唐贞观四年 (630) 置,属南平州。治所在今四川重庆市东南境。八年 (634) 属霸州,十三年 (639) 废。
在今江苏盱眙县东北七里。《寰宇记》卷16盱眙县:长围山,“按《宋书》云,元嘉二十七年,宋文帝遣臧质拒魏武帝,遂于梁山筑长围城,造浮桥绝水路,即此山。又改为长围山”。
东汉改铜濑县置,属益州郡。治所在今云南马龙县境。三国蜀属建宁郡。南朝梁末废。古县名。东汉置,治今云南省马龙县境(一说在今云南陆良县西北)。属益州郡。南朝梁废。
西汉高帝七年(前200)置,属南阳郡。治所在今河南南阳县西南二十三里。东汉废入宛县。古县名。西汉高祖七年(前200年)封王翳为杜衍侯于此。后置县,治今河南省南阳市西南。属南阳郡。《后汉书·祭遵传》:东
汉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属西域都护府。都城在扜零城(今新疆且末县西南十二里来利勒克古城)。东汉初为鄯善国所并。
在今贵州惠水县北。 《方舆纪要》 卷121定番州“天马山” 条下: “龙玩珠山, 在州(治今惠水县) 北二里。以山势盘曲向城也。”
即西倾山。亦作罗插普喇山。在今青海省东部、甘肃西南部。
北宋治平四年 (1067) 改旭川县置,为荣州治。治所即今四川荣县。《舆地纪胜》 卷160荣州荣德县: “ 《国朝会要》 云: 治平四年,以本县上 一字与神宗御名同,改旭川县曰荣德。” 南宋绍熙中为绍
在今河北正定县城内西部。现主要建筑仅存大成殿、照壁和东西庑。大成殿高11.2米,面阔五间,进深三间,为五代遗物,是国内现存文庙中时代最早的一座。
又名元水。即今河北卢龙县东北青龙河。《汉书·地理志》 辽西郡肥如县:“玄水东入濡水。”《水经·濡水注》:玄水“出肥如县东北玄溪,西南流径其县东,东屈南转,西回径肥如县故城南,俗谓之肥如水。西南流右会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