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洺州

洺州

北周宣政元年 (578) 置,治所在永年县(今河北永年县东南城关镇)。以洺水为名。隋大业初改为武安郡。唐武德初复名洺州。辖境相当今河北邯郸、鸡泽、永年、曲周、丘县、肥乡、武安等市县地。天宝元年 (742) 改为广平郡,乾元元年(758) 复为洺州。元至元十五年 (1278) 改为广平路。


北周宣政元年(578年)置,因境有洺水,故名。治广年县(隋改永年县,在今河北永年县东南)。唐辖境相当今河北省邯郸、鸡泽、永年、曲周、丘县、肥乡、武安等市县地。隋末唐初窦建德、刘黑闼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曾先后建都于此。宋辖境相当今河北省永年、肥乡、平恩、鸡泽、曲周等县。属河北西路。蒙古太宗八年(1236年)改为邢洺路。


猜你喜欢

  • 云韶水

    又名雩韶水。在今江西丰城市东北。《方舆纪要》卷84南昌府丰城县“丰水”条下:云韶水“源出抚州横汊河,东北入县界,合于赣江”。

  • 沙洲坝

    在今江西瑞金市西北。1933年4月至1934年7月中华苏维埃政府从叶坪迁此办公。1934年1月21日至2月1日在此召开了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并选举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二百十一

  • 葵丘县

    1936年河南革命根据地由宁陵、睢县二县合置,治所即今河南睢县。1937年撤销,复置宁陵、睢县。1936年由宁陵、睢两县合置。治今河南睢县驻地城关镇。1937年裁撤,分别复置宁陵、睢两县。

  • 常山

    ①即恒山。在今河北唐县西北。《史记·赵世家》: “简子乃告诸子曰: 吾藏宝符于常山上,先得者赏。” 即此。西汉因避文帝刘恒讳,北宋又避真宗赵恒讳,改恒山为常山。东汉初平四年 (193) 张燕领导的黑山

  • 可泉县

    北周天和三年(568)置,为宣化郡治。治所在姜磨戍(在今四川西昌市西南三十里佑君镇西南)。隋属越嶲郡。唐武德初属嶲州。七年(624)移治今佑君镇。天宝元年(742)改为西泸县。古县名。北周天和二年(5

  • 桂文堡

    明置,属宁夏右屯卫。即今宁夏贺兰县北桂文村。

  • 曹公洲

    在今湖南岳阳市西南。《元和志》 卷27岳州巴陵县: 洞庭湖 “湖口有一洲,名曹公洲”。唐杜佑 《通典》 卷183引 《地志》 云: “巴丘湖中有曹田洲,即曹公为孙权所败烧舡处,在今县南四十里。”

  • 昭武县

    ①西汉置,属张掖郡。治所即今甘肃临泽县东北昭武村。《后汉书· 梁慬传》: 永初二年(108),“羌诸种万余人攻亭侯,杀略吏人。慬进兵击,大破之,乘胜追至昭武”。即此。西晋改为临泽县。②三国吴永安三年

  • 和什阿喇布

    亦作和什喇普。即今新疆莎车县西南霍什拉甫乡。《清一统志· 叶尔羌》: 和什阿喇布“在叶尔羌城西南二百里。有小城”。清徐松 《西域水道记》 卷1: “泽普勒善河又东北流百数十里迳和什阿喇布庄北 (回语和

  • 四城山

    在今福建霞浦县西南五十五里。《清一统志·福宁府》:四城山“亦名四层山。危壁峭立,上有巨石黑色,名铁印山。下多屯田军营”。《方舆纪要》作“泗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