洭口司
即洸口。在今广东英德市西南五十里连江与北江汇口处的江口咀。明置巡司于此。《方舆纪要》 卷102英德县 “洭浦关” 条内: “洭口巡司在县西南五十里。扼大、小罗山,陈、黎二峒之吭。”
即洸口。在今广东英德市西南五十里连江与北江汇口处的江口咀。明置巡司于此。《方舆纪要》 卷102英德县 “洭浦关” 条内: “洭口巡司在县西南五十里。扼大、小罗山,陈、黎二峒之吭。”
即今内蒙古凉城县东南后营乡。清时设有巡检,后移科布尔。
在今海南省儋州市西北。《清一统志·琼州府一》: 新昌江 “在儋州 (治今中和镇) 南十里。源出黎峒,流入新英港与伦江合”。
①亦作乌溪关。在今江苏宜兴市东南。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荆溪县记:“乌溪镇在城东南五十里。”②即今安徽当涂县东南乌溪镇。清乾隆《当涂县志》卷6《镇》:乌溪镇“在县东九十里”。在安徽省当涂县南部。面积4
即今四川中江县南石筍乡。民国《中江县志》卷2:石筍场在“治西南九十里”。
唐武德五年 (622) 置,治所在四会县(今广东四会市)。辖境相当今广东四会、广宁、怀集等市县地。贞观八年 (634) 改为浈州。唐武德五年(622年)置,治四会县(今广东四会市)。贞观八年(634年
即今四川彭州市西北大宝镇。清光绪《彭县志》卷2:宝兴场“旧名白水河,在西乡鹿坪里,距县西北八十五里,南距复兴场十五里”。盛产铜。民国设铜矿局于此。
又作空喀拉。在今西藏阿里地区日土县与新疆交界处,是日土县北部通往克什米尔波布朗、塘子等地的重要山口。藏语 “空喀” 意为冬季,“拉”意为山口。
在今广西桂林市南。清咸丰二年 (1852)三月,太平天国萧朝贵设伏将军桥侧,乌兰泰率数百人追至,为伏兵所败。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南。清咸丰二年(1852年)三月初一,萧朝贵设伏将军桥侧,乌兰泰率数
即今安徽广德县西南杨滩乡。《清一统志·广德州》:陈阳镇“在州西南六十五里杨滩堡。旧有巡司。本朝乾隆三十五年裁”。
即今广东海丰县西南梅陇镇。清光绪 《惠州府志》 卷8: 海丰县有梅陇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