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河池县

河池县

①西汉置,属武都郡。治所即今甘肃徽县西北银杏树乡。《元和志》 卷22河池县: “一名仇池。按仇池山本名仇维山,上有池,似覆壶,有瀑布,其县因山为名。山在成州界,去县稍远,今县所处,谓之河池川,故取以为名。” 《后汉书·公孙述传》: 建武九年 (33),“使 (王) 元与领军环安拒河池”。即此。西晋后废。北魏改置广化县,隋仁寿元年(601) 复改河池县,属河池郡。唐属凤州。北宋开宝五年 (972) 迁治固镇 (今徽县)。蒙古至元初于县置南凤州 (后改为徽州),至元七年 (1270) 省入徽州。

②北宋初置,属金城羁縻州。治所在今广西河池市西河池镇北。后属宜州。大观元年 (1107) 改为怀德县,为庭州治。四年 (1110) 复为河池县,仍属宜州。南宋属庆远府。元属庆这路。明天顺六年(1462) 迁治屏风山 (今河池镇东),成化十三年(1477) 复还旧治,弘治十七年 (1504) 升为河池州。1912年复为河池县,属广西柳江道。治所即今河池镇。1928年直属广西省。1953年迁治金城江镇 (即今河池市),1983年改为河池市。


(1)古县名。西汉置,治今甘肃省徽县西北银杏。属武都郡。东汉建武十一年(35年),公孙述以王元等领军据河池拒汉,来歙等大破之,即此。晋永嘉后废。北魏于此置广化县,隋仁寿元年(601年)改河池县。大业中属河池郡。唐属凤州。宋开宝五年(972年)移治固镇(今甘肃徽县)。蒙古时为南凤州治。至元元年(1264年)南凤州改徽州,为徽州治。七年省县入州。(2)古旧县名。宋初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西南,属宜州。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升县为州。1912年改州为县。治今河池镇,1953年迁治金城江镇。1983年撤销,改设河池市。


猜你喜欢

  • 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旧址

    在今江西瑞金市西北沙洲坝白屋子。是一栋砖木结构的农村民房。1933年4月红军总政治部从叶坪迁此。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和军委机关报《红星报》主编邓小平在此办公和居住。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

  • 扜泥城

    在今新疆若羌县东北罗布泊西岸楼兰古城遗址。《汉书·西域传》:鄯善国“本名楼兰,王治扜泥城”。本楼兰国都。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尉犁县东、罗布泊西北、孔雀河北岸(一说即今新疆若羌县)。西汉昭帝时其国由此迁

  • 竹?岭

    在今浙江松阳县北及武义县西南境。《方舆纪要》卷94松阳县:竹��岭在“县北十五里,东至宣平县五十里。岭高四十余丈……行旅出其间,路最险仄,为县之要隘”。

  • 兖海

    即沂海。唐方镇名。元和十四年 (819) 置,治沂州 (今山东临沂市)。领沂、海、兖、密四州。乾宁四年 (897) 改为泰宁军节度使。即“沂海”。

  • 阙摩山

    在今云南澄江县东五里。《清一统志·澂江府》: 阙摩山 “在河阳县东五里。岩穴幽胜”。

  • 浮来

    春秋时纪邑。在今山东莒县西。《春秋》: 隐公八年 (前715),“公及莒人盟于浮来”。杜注: “浮来,纪邑。东莞县北有邳乡,邳乡西有公来山,号曰邳来间。” 《方舆纪要》 卷35谓在蒙阴县西北三十里。《

  • 泰州军

    北宋时改泰州置,治所在海陵县 (今江苏泰州市)。元至元十四年 (1277) 改为泰州路。

  • 黄陂站

    即今湖北大悟县东七十里黄站镇。清置巡司于此。光绪 《黄安县志》 卷10 《兵事》: 同治六年 (1867) 正月,捻军 “由黄陂站、吕旺城至西南乡”。

  • 信陵坟

    战国魏信陵君墓。在今河南开封市南。唐李白 《梁园吟》 诗: “昔人豪贵信陵君,今人耕种信陵坟。” 《寰宇记》 卷1开封府浚仪县: “信陵君墓在县南十二里。《史记》 魏公子无忌,昭王少子、安釐王弟,封为

  • 杂瑜

    清初赏给西藏,宣统三年(1911)收回,设杂瑜委员,属四川省。1912年改置察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