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河中府

河中府

①唐开元八年 (720) 升蒲州置,治所在河东县 (今山西永济市西南二十四里蒲州镇)。同年改蒲州。乾元三年 (760) 复置河中府。辖境相当今山西西南部龙门山以南,稷山、芮城县及运城市以西,陕西大荔县东南部地。其后屡有减缩。明洪武二年 (1369) 改蒲州。

②西辽置,在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元 《长春真人西游记》 卷上: “邪米思干大城,大石有国时,名为河中府。” 元耶律楚材 《西游录》: “寻思干者西人云肥也,以地土肥饶故名之。西辽名是城曰河中府,以濒河故也。”


(1)唐开元八年(720年)升蒲州置,治河东县(今山西永济市西南蒲州镇)。以地处黄河中游,故名。同年复改蒲州。天宝元年(742年)改河东郡,乾元元年(758年)复改蒲州。三年又为河中府。辖境约当今山西省西南部龙门山以南,稷山、运城、芮城等县市以西及陕西省大荔县东南部等地。其后屡有缩小。唐属河东道,北宋属永兴军路,金属河东南路,元属晋宁路。明洪武二年(1369年)复降为蒲州。扼晋、陕交通咽喉,唐代宗时为平定仆固怀恩叛乱,以郭子仪领节度使守此。府城东有普救寺,为《西厢记》中普救寺所本。府城西有鹳鹊楼,唐王之涣有《登鹳鹊楼》诗。(2)又称寻斯干。西辽置,治寻斯干,即今乌兹别克斯坦萨马尔罕。


猜你喜欢

  • 铜雀台 (臺)

    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镇北古邺城北城西北隅。东汉末曹操所筑,为邺都三台之一。《三国志·魏书 ·武帝纪》: 建安十五年(210),“作铜雀台”。《水经·浊漳水注》: “中曰铜雀台,高十丈,有屋百余间……石

  • 阳城河

    又名九龙河。即古博水。源于今河北望都县南,称九龙泉。东流入清苑县南称阳城河,其下游合于清水河。

  • 赤磨镇

    在今四川松潘县东北。《资治通鉴》:唐武德七年(624)七月,“扶州刺史蒋善合击吐谷浑于松州赤磨镇,破之”。即此。古镇名。在今四川省松潘县东北。唐武德七年(624年),扶州刺史蒋善合击吐谷浑于松州赤磨镇

  • 湖耳洞长官司

    元置,属思州安抚司。治所在今贵州锦屏县东南。明洪武三年 (1370) 改为湖耳长官司。元置,治今贵州省锦屏县东南湖耳。明洪武三年(1370年)改名湖耳长官司。

  • 阿尔楚尔

    亦作阿勒楚尔、阿喇楚勒。在帕米尔高原南部。《清史稿·瑚尔起传》:乾隆二十四年(1759),“师自喀喇乌苏逐捕霍集占,至阿尔楚尔。贼设伏两山间,我军张两翼击之,贼败三十里,负山而屯”。今属塔吉克斯坦。

  • 婆润县

    即婆闰县。在今四川简阳市西南九十六里。《旧唐书· 地理志》 平泉县: “汉牛鞞县地,后魏置婆润县。隋移县治于赖黎池,仍改为平泉县。”

  • 东张掖郡

    十六国后凉太安二年(387)改昌松郡置,属凉州。治所在昌松县(今甘肃武威市东南)。北魏复为昌松郡。十六国后凉以昌松郡改名,治昌松县(今甘肃武威市东南)。辖境在今甘肃省武威、古浪等市县一带。北魏仍改称昌

  • 唐家岭

    在今北京市昌平区西南。《明宣宗实录》卷112: 宣德九年 (1434) 九月癸未,“车驾发京师,驻跸唐家岭”。即此。古山名。在今北京市昌平区西南。明宣德九年(1434年),宣宗北巡;正统十四年(144

  • 夷宾州

    唐置,为羁縻州,属幽州都督府。治所在来苏县(今北京市房山区东北三十六里广阳城村)。《旧唐书·地理志》 夷宾州:“乾封中于营州界内置,处靺鞨愁思岭部落,隶营州都督。万岁通天二年,迁于徐州。神龙初,还隶幽

  • 毛坝市

    即今湖南永顺县北毛坝乡。洪宪元年(1916)《最新大中华帝国道县形势全图》:永顺县北有毛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