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河东道

河东道

①唐贞观元年 (627) 因山川形便,分黄河以东、太行山以西地区置。为贞观十道、开元十五道之一。辖境相当今山西全省及河北西北部内、外长城间地。开元以后治蒲州 (治今山西永济市西南蒲州镇)。乾元元年 (758) 废。

②明置,属山西省。驻蒲州 (治今山西永济市西南蒲州镇)。清辖蒲州、平阳两府及解、隰、霍、绛四州。嘉庆中移驻安邑县运城 (今山西运城市),兼管河东盐法。1912年废。1914年复置,1928年又废。


(1)唐贞观十道、开元十五道之一。贞观元年(627年)置,开元以后治蒲州(今山西永济市西南蒲州镇)。辖境约当今山西省及河北省西北部内外长城之间地。乾元元年(758年)废。(2)明置,驻蒲州。属山西省。清辖平阳、蒲州二府,霍、解、绛、隰四州,兼管河东盐法。嘉庆间移驻安邑县运城(今山西运城市)。1912年废。1914年复置,1928年又废。(3)1913年2月置,治安邑县运城(今山西运城市)。属山西省。辖安邑、临汾、洪洞、浮山、乡宁、岳阳(1914年6月改名安泽)、曲沃、翼城、太平(1914年1月改名汾城)、襄陵、吉县、永济、临晋、虞乡、荣河、万泉、猗氏、解县、夏县、平陆、芮城、新绛、垣曲、闻喜、绛县、稷山、河津、霍县、汾西、灵石、赵城、隰县、大宁、蒲县、永和等县。辖区约当今山西省永和、隰县、汾西、灵石等县以南,霍州、古县、安泽、浮山、翼城、垣曲等市县以西地区。1914年6月袭置河东道。1916年4月移治安邑(今山西运城市东北安邑)。辖县以及今辖区不变。1927年废。


猜你喜欢

  • 龙池镇

    ①在今江西南丰县东南。《方舆纪要》卷86建昌府南丰县:龙池镇在“县东南二十里。有巡司”。②即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龙池镇。《方舆纪要》卷72峨眉县“土地关”条下:“《边略》:县地西南二边,邻松林木瓜、大小

  • 阳台宫

    在今河南济源市西南九十里天坛山南麓。唐代道人司马承祯修真于此。李白、杜甫皆曾到此游览吟诗。在今河南省济源市西王屋山前天坛山南麓。唐时司马承祯修真处。李白、杜甫皆至此游览吟诗。

  • 宜春郡

    隋大业三年 (607) 改袁州置,治所即今江西宜春市。唐武德四年 (621) 复为袁州。天宝元年 (742) 又改为宜春郡。辖境相当今江西萍乡市和新余以西的袁水流域。乾元元年 (758) 复为袁州。隋

  • 多功城

    南宋淳祐中建,在今四川重庆市渝北区西南翠云乡南翠云寨。清嘉庆《四川通志》卷50江北厅:多功城,“《厅志》:在厅西北。山石,因岩为城。左高三丈余,右丈余,周二百余步,东西

  • 老万山

    即今广东珠海市东南大海中大万山岛。《明史·地理志》:东莞县有老万山。清康熙《新安县志》卷3:老万山“在大奚山西南洋海中。周回过于大奚。林木箐森。昔万贼巢此,故名”。《方舆纪要》卷101新安县“大奚山”

  • 狄水河

    即长星沟。相当今河北曲阳县东孟良河。《方舆纪要》卷4曲阳县“恒水”条下载:“狄水在县东三里,亦发源恒山北谷,南流至定州,入滱水。相传宋将狄青曾治漕于此,因名。今塞。”

  • 孝泉

    又名姜诗泉。在今四川德阳市西北四十里孝泉镇。《元和志》卷31德阳县:“姜诗泉在县北三十九里。诗母好江水,一旦泉涌舍侧,味如江水。”北宋治平中改姜诗泉为孝感泉。其泉资以灌溉。今泉旁有姜孝祠。

  • 永夏土司

    原名雍希叶布。后改称永夏。驻牧地在今青海称多县东北查曲流域。为玉树等二十五族之一。

  • 碧虚亭

    在今广西桂林市东七星山。初名齐云亭,南宋范成大重建,改名碧虚亭。在七星岩洞有范成大《碧虚亭铭并序》 摩崖石刻。

  • 雄县

    明洪武七年 (1374) 改雄州为县,属保定府。治所即今河北雄县。民国初属直隶保定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在河北省中部。属保定市。面积524平方千米。人口33.5万。辖3镇、6乡。县人民政府驻雄州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