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永丰镇

永丰镇

①北周武帝保定元年(561)置,在今内蒙古临河市东北。隋开皇五年(585)升为永丰县。

②北宋置,属泰兴县。即今江苏泰兴市东北四十二里黄桥镇。

③北宋置,属招安县。在今山东沾化县(富国)西永丰镇。

④北宋置,属彭山县。在今四川彭山县南十五里永丰乡。

⑤明置,属建德县。即今安徽东至县南永丰乡。明、清置巡司于此。

⑥即今陕西蒲城县东北五十里永丰镇。清乾隆四年(1739)曾置永丰镇巡司。


(1)古镇名。(1)宋置,即今江苏省泰兴市东北黄桥镇。明、清置巡检司于此。(2)即今安徽省东至县西南永丰。明、清置巡检司于此。(2)今镇名。(1)在黑龙江省青冈县中部。面积145平方千米。人口2.3万。镇人民政府驻永丰,人口 1980。解放前称向阳村,1955年设区,1956年改永丰乡,1958年改和平公社,1966年改红旗公社,1981年复永丰公社,1984年复永丰乡,1985年改镇。产玉米、大豆、小麦、甜菜、亚麻等。有农具修配、皮革、亚麻加工等厂。202国道经此。(2)在江苏省盐城市城区西北部。面积36.2平方千米。人口3.4万。镇人民政府驻施家庄,人口 4000。镇以环绕四周的永丰圩而得名。1954年为永丰区属盐城县,1955年与谭南区合并为新兴区,1957年撤区分为永南、永北两乡。1958年永南、永北、新场、青墩合并为新兴公社。1959年析置永丰公社,1983年改乡属盐城郊区。2000年置镇划归城区。产稻、小麦、棉花、油菜籽等。有纺织、化工、机械、服装、塑料、玻璃制品等厂。有公路通市区。(3)在江苏省兴化市东部、雄港(河)两岸,北濒海沟河。面积78平方千米。人口5万。镇人民政府驻徐杨庄,人口 3600。镇以境内永丰圩命名。解放初属永丰区,1957年联胜、建新、西营三乡合并置永丰乡。1958年属安丰公社,1959年析建永丰公社,1983年复置永丰乡,2000年与徐杨乡合并改置永丰镇,驻地迁今址。产稻、小麦、棉花、油菜籽等。有水产养殖业。有建材、织布、机械、化工、制绒、耐火材料、玩具等厂。新林等公路经此。通水运。(4)在江西省广丰县西部、丰溪北岸。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47.3平方千米。人口17.9万。镇人民政府驻永丰,人口12.7万。唐武德四年(621年)设镇。以镇北永丰山得名。乾元元年(758年)始为县治。1949年为永丰镇,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镇。2001年西坛乡、河北镇的源溪、湖头、塘头和大石乡的五角塘、苏塘村并入。产稻、甘蔗、蔬菜等。有内燃机配件、卷烟、皮革、食品、制药、印刷、家具等厂。二上、玉广、广管公路经此。(5)在湖南省双峰县中部、侧水中游沿岸。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90平方千米。人口8.7万。镇人民政府驻永丰,人口3万。古名定胜镇。明设永丰巡检司。清乾隆三年(1738年)湘乡县丞驻地。1915年置永丰镇,1952年始为县人民政府驻地。1958年后改公社,1984年置镇。1989年东华、灯塔、金田三乡并入。主产稻、小麦、花生,并产茶叶、西瓜、柑橘和木材。传统名产“永丰辣酱”。有建材、五金、机械、化工、电器等厂。为湘中重要商埠之一。320国道及双衡、双娄公路穿越全镇。古迹有南岳殿、真人殿、观音阁、文峰塔等。为蔡和森烈士故里,建有蔡和森纪念馆。(6)在广东省德庆县东北部。面积132平方千米。人口2.1万。镇人民政府驻永丰,人口 3500。1922年在悦城河西岸的金郡村设集市,1957年迁至永丰垦,称新圩,后改称永丰。1951年属德庆县第五区。1957年为永丰乡。1961年置公社,1983年改区,1986年复乡,1987年设镇。地处悦城河谷地丘陵区。产稻、花生、蚕茧、水果、松脂、桂皮、木材等。有钽铌、锡、黄金等矿。有木器、制衣、农机修配等厂和稀土矿场。321国道经此。(7)在广东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中部。面积76平方千米。人口 6770,壮族为主。镇人民政府驻永丰圩,人口400。原名昔枫,民国时改名永丰。丰与枫同音,冠以永字寓意“永远丰盛”。宋、明两代曾设县治。建国后改属连山县三区。1961年设永丰公社,1983年改区,1986年设乡,1997年改镇。主产稻,并产生姜、木薯、沙田柚、地禾糯、黄烟等。林产杉、松和杂木,为县重点林区之一。有金、银、铅、锌等矿。有综合加工、塑料编织等厂。四连公路经此。(8)在重庆市忠县中部。面积59平方千米。人口2.2万。镇人民政府驻牌坊村,人口 1140。清宣统三年(1911年)置永丰乡。相传梁、易两姓倡议建场,互祝永远和睦、五谷丰登,故名。1935年置永宁联保。1937年置永丰、凌云乡。1958年为永丰公社。1962年设凌云公社,1984年复乡。1992年将凌云的大部分与永丰乡合置永丰镇。产稻、小麦、玉米、油菜籽、蚕茧、烟叶、柑橘等。有卫生纸、砂砖、酿酒等厂。石遂公路经此。 (9)在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南部。面积92平方千米。人口3.8万。镇人民政府驻新民街,人口 1140。以永丰水库命名。1927年昭通实业公司在此建街。1950年属昭通县六区。1952年属凤霞区。1959年为公社。1962年为永丰区。1966年为公社,1984年为区,1988年设镇。地处昭通坝子南部。产稻、玉米、马铃薯、烤烟、苹果、梨、桃。为市南部较大集市。昆水公路经此。(10)又称桥耳街。在陕西省洛南县西南部。面积24平方千米。人口1.5万。镇人民政府驻永丰街,人口 3310。明永乐年间因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多为丰年,故名永丰里。清始设镇。1949年设桥耳乡,1958年设永丰公社。1983年设乡,1985年设镇。主产玉米、小麦,盛产核桃、黄花菜、花椒。铅锌矿藏较丰富。为县西部重要农贸集市。洪箭公路经此。古迹有李密墓。(11)在陕西省蒲城县东部。面积75平方千米。人口3万。镇人民政府驻永丰街,人口 2730。相传唐贞观年间以“永为五谷丰登之地”意得名。清乾隆《蒲城县志》载,明为永丰里,并称永丰渡。1949年设永丰乡。1958年设东风公社,1961年改永丰公社。1984年设镇。主产小麦、玉米、棉花,盛产芝麻。有水泥、棉绒、面粉等厂。有公路通西禹公路。西南有金海原寺塔。西北曲里村有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为解放战争中“永丰战役”发生地。镇西北有永丰革命烈士陵园。


猜你喜欢

  • 通天砦

    即通天岩。在今江西石城县南。《方舆纪要》 卷88赣州府石城县 “洪石岩” 条下: 通天岩“在县南十五里。石壁峻峋,深若巨石 (室),登其巅方平若原”。《清一统志 ·宁都州》: 通天岩 “深若巨室。洞中

  • 南甸县

    元至元二十六年 (1289) 置,属和曲州,为武定路治。治所在今云南武定县东七里旧城。《明一统志》 卷87武定府南甸县: “旧名洟陬笼,又名瀼甸,讹曰南甸。” 明为武定府治。嘉靖末废。古县名。元至元二

  • 石窟司

    即今广东蕉岭县。明初置石窟巡司于此。崇祯六年(1633)改置镇平县。1914年改名蕉岭县。

  • 大胜堡

    明置,属广宁右屯卫。在今辽宁凌海市西北。《明史· 神宗本纪》: 万历三十七年(1609),“拱兔陷大胜堡,游击于守志战于小凌河,败绩”。

  • 谒泉山

    即隐泉山。在今山西文水县西南。《水经·文水注》: “文水又南径 (平陶) 县,右会隐泉口,水出谒泉山之上顶。俗云,旸雨愆时,是谒是祷,故山得其名,非所详也。”

  • 弁山

    即卞山。在今浙江湖州市西北十八里。《寰宇记》卷94引周处《风土记》云:“卞山当作冠弁之弁。”杨守敬《隋书地理志考证》:“按《宋书》:萧惠明为吴兴太守,郡界有卞山,则作‘卞’由来已久。”

  • 东何场

    在今江苏东台市。本东台、何垛二场,民国初并而为一,改今名。设场知事。

  • 鹊山

    ①又名蓬山、蓬鹊山。在今河北内丘县西六十二里。《元和志》 卷 15 内丘县: “鹊山在县西三十六里。昔扁鹊同虢太子游此山采药,因名。”②亦名㟙山。 在今山东济南市北二十里泺口镇。《魏书·

  • 和义州

    唐宝应元年 (762) 置,为党项部落州,属秦州都督府。在今甘肃泾川及陕西陇县一带。唐末废。

  • 原起寺

    在今山西潞城市东北四十四里凤凰山麓。始建于唐天宝六载 (747)。院前竖有八角青石经幢一座,刻陀罗尼经及建幢建寺的铭记。殿西有北宋元祐二年 (1087) 建造的大圣宝塔,俗称青龙宝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