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郡
西魏改始平郡置,属丰州。治所在武当县(今湖北丹江口市西北关门岩北)。辖境相当今湖北丹江口市地。隋开皇初废。义宁二年 (618) 复置。唐武德初改为均州。天宝元年 (742) 改为武当郡。乾元元年 (758) 复改均州。
北魏改始平郡置,治武当县(今湖北丹江口市西北)。辖境约当今湖北省丹江口市。隋开皇初废。义宁二年(618年)分淅阳郡之武当、均阳二县复置。唐武德元年(618年)改为均州。天宝元年(742年)改为武当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均州。
西魏改始平郡置,属丰州。治所在武当县(今湖北丹江口市西北关门岩北)。辖境相当今湖北丹江口市地。隋开皇初废。义宁二年 (618) 复置。唐武德初改为均州。天宝元年 (742) 改为武当郡。乾元元年 (758) 复改均州。
北魏改始平郡置,治武当县(今湖北丹江口市西北)。辖境约当今湖北省丹江口市。隋开皇初废。义宁二年(618年)分淅阳郡之武当、均阳二县复置。唐武德元年(618年)改为均州。天宝元年(742年)改为武当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均州。
1918年设广州市政公所,1921年改设市政厅,属广东省。1925年改设广州市,为广东省会。治所即今广州市。1930年1月改置特别市, 同年8月降为广东省辖市。1947年6月升为院辖市。1949年10
金正大三年(1226)升吴堡砦置,属葭州。治所即今陕西吴堡县东北吴堡城。清乾隆元年(1736)改属绥德州。1914年属陕西榆林道。1928年直属陕西省。1936年迁治宋家川(今吴堡县)。在陕西省东北部
元大德元年(1297)升全州置,治所在全宁县(今内蒙古翁牛特旗)。辖境相当今内蒙古西拉木伦河以南、赤峰市以北地。大德七年(1303)升为全宁路。元大德元年(1297年)升全州置,治全宁县(今内蒙古翁牛
亦名笮关。即今四川合江县。《汉书·西南夷两粤朝鲜传》: 武帝建元六年 (前135),“拜(唐) 蒙以郎中将,将千人,食重万余人,从巴苻关入,遂见夜郎侯多同”。即此。
南宋绍定四年(1231)升会昌县置,治所即今江西会昌县。咸淳五年(1269)复降为会昌县。南宋绍定四年(1231年)升会昌县置,治今江西省会昌县。咸淳五年(1269年)复降为县。
1944年10月晋冀鲁豫边区由安新县析置,治所在安州镇(今河北安新县西南安州镇)。以白洋淀为名。1946年2月并入安新县。旧县名。冀中抗日根据地设。1944年由河北省安新县新安地区及白洋淀一带析置。1
春秋时莒邑。在今山东莒县北。《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前550),“齐侯还自晋,不入,遂袭莒。门于且于,伤股而退。明日,将复战,期于寿舒。杞殖、华还载甲,夜入且于之隧,宿于莒郊”。杜注:“且于,莒邑。”
明置,属平越卫。在今贵州福泉县西南鱼酉乡。
①北宋元丰七年(1084)置,属融州。即今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东北文村。后废。②即文溪寨。在今湖南会同县西南。《宋史·蛮夷二》:元祐二年(1087),“有杨晟台者,乘间寇文村堡”。即此。
在今安徽和县西。《方舆纪要》卷29和州:“岁丰镇在州西四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