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武延县

武延县

唐证圣元年 (695) 置,属代州。治所在今山西原平市南十四里唐林岗村。唐隆元年 (710)改为唐林县。


古县名。武周证圣元年(695年)析五台、崞二县地置,治今山西省原平市东南唐林冈。属代州。唐唐隆元年(710年)改唐林县。


猜你喜欢

  • 全胜关

    在今云南保山市西南。《清一统志·永昌府》:全胜关“在潞江司西,当湾甸、猛波罗两路中。又南有偃草坡。明万历十一年,参将邓子龙败缅军于此,因设关。时缅人崩溃而下,至今草皆下生,不能上指”。

  • 秦州都督府

    唐武德二年 (619) 置秦州总管府,治所在上邽县 (今甘肃天水市)。领秦、渭、岷、洮、叠、文、武、成、康、兰、宕、扶等州。辖境相当今甘肃境内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兰州市以南地区。七年(624) 改为秦州

  • 圣经山

    在今山东文登市西北四十八里,为昆嵛山群峰之一 。一石高3米,长4.5米,刻“圣经山”三大字;一石高5米,长15.6米,状如卧碑,形似新月,俗称“月芽石”。随阳面之凹,刻老子《道德经》经文——《道经》和

  • 渔涝

    即今广东封开县东北渔涝镇。清道光 《封川县志》 卷2: 墟市有渔涝墟。

  • 丰川卫

    清雍正十二年(1734)置,属大同府。治所在高庙子(今内蒙古兴和县东南高庙子乡)。乾隆十五年十二月(1751年1月)裁。

  • 半日村

    在今陕西渭南市东南。《寰宇记》卷29华州渭南县:“半日村,此村山高蔽亏,阳影常照其一半。”故名。唐郎士元为渭南尉,构半日村别业。钱起有《题郎士元半日吴村别业》,士元又有《酬王季友题半日村别业》诗。

  • 双林寺

    原名中都寺。在今山西平遥县城西南十四里桥头村北侧。始建于北齐武平二年(571)。明代曾多次重修,现存建筑和塑像大都为明代遗物。有三进院落。除山门外,中轴线有天王殿、弥陀殿、大雄宝殿、佛母殿,两厢配有罗

  • 咸州路

    金初升咸州置,置都统司。治所在咸平县(今辽宁开原市东北老城镇)。天德二年 (1150) 改为咸平路。金初置,治咸州(今辽宁开原市东北老城镇)。辖境约当今辽宁省开原、铁岭、昌图、康平等市县地和吉林省四平

  • 大贤河

    在今山西岚县南。《方舆纪要》卷40岚县:大贤河“在县南。《志》云, 源出县南四十里柳峪村,东北流至静乐县之楼烦镇, 入于汾水”。

  • 和什阿喇布

    亦作和什喇普。即今新疆莎车县西南霍什拉甫乡。《清一统志· 叶尔羌》: 和什阿喇布“在叶尔羌城西南二百里。有小城”。清徐松 《西域水道记》 卷1: “泽普勒善河又东北流百数十里迳和什阿喇布庄北 (回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