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烦关
在今山西宁武县东北阳方口。《资治通鉴》: 隋大业三年 (607),炀帝北巡,至突厥启民可汗牙帐,返归时 “入楼烦关”。
在今山西省宁武县东北阳方口。《资治通鉴》:隋大业三年(607年),炀帝北巡至突厥启民可汗牙帐,还“入楼烦关”,即此。
在今山西宁武县东北阳方口。《资治通鉴》: 隋大业三年 (607),炀帝北巡,至突厥启民可汗牙帐,返归时 “入楼烦关”。
在今山西省宁武县东北阳方口。《资治通鉴》:隋大业三年(607年),炀帝北巡至突厥启民可汗牙帐,还“入楼烦关”,即此。
①北宋太平兴国元年 (976) 以避太宗讳改义宾县置,属戎州。治所在今四川宜宾县西北八十六里蕨溪镇北宣化坝。熙宁四年 (1071) 省入僰道县。②北宋政和四年 (1114) 改僰道县置,为叙州治。治所
亦作衮泊。在今内蒙古苏尼特左旗东南。《清一统志·苏尼特部》: 滚泊 “在左翼南四十里”。
北宋熙宁六年 (1073) 置,为金场,属邕州。在今广西南宁市西北右江下游。《元丰九域志》卷9邕州: 慎乃在 “州西北四百里”。邕州今南宁市。后废。
在今云南宁蒗彝族自治县西南。《清一统志·永北厅》: 白角山“在厅城旧蒗蕖州(今县南衙门村)西南白角乡。《名胜志》: 乡以山得名”。
在今福建福清市南江阴岛上。《方舆纪要》卷96福州府福清县:白屿山在“县南百里海滨,一名陈田山,绝顶有鸿休岩,岩窦天成,下瞰沧溟,浩无涯际,昔有僧鸿休者居此而名”。
北宋置,在今福建将乐县西南白莲乡。元至元初改为白莲站,明初改为白莲驿。北宋置,即今福建省将乐县西南白莲。元至元初改白莲站。
北宋置,属掖县。在今山东莱州市西南九十里海仓,即胶莱河入海之口。亦称海沧口镇。
今北京宣武区和平门外琉璃厂。辽名海王村。清乾隆年间在琉璃厂发现辽墓。清 《日下旧闻考》 卷61引 《辽御史大夫李内贞墓志》: “葬于京东燕下乡海王村。” 即此。元、明于此设琉璃窑厂,以专制宫殿、庙宇琉
1938年日伪置,治所即今山东龙口市。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废。
①即今湖南益阳市东兰溪镇。《清一统志·长沙府二》 “竹头市”条下:“又兰溪市,在(益阳)县南(按,应为东)二十里。”②1949年解放后由兰溪县城区析置,治所即今浙江兰溪市。1950年撤销,并入兰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