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株林

株林

春秋陈国夏氏邑。在今河南西华县西南。《诗经· 陈风 · 株林》: “胡为乎株林,从夏南。”《寰宇记》 卷 10西华县: “夏亭城在县西南三十里。……今城北五里有株林。即夏氏邑,一名华亭。”


古邑名。春秋陈国夏氏封邑,在今河南省西华县西南。《诗经·陈风·株林》:“胡为乎株林。”即此。


猜你喜欢

  • 硕项湖

    又名硕濩湖、大湖。在今江苏涟水、沭阳、灌南等县间。《方舆纪要》 卷22安东县: 硕项湖在 “县西北百二十里。湖东西四十里,南北八十里,与海州沭阳、赣榆接境。亦曰太湖。又谓之石濩湖,一名硕灌湖。其西接桑

  • 塔甲渡

    在今四川会理县西南。《明史·地理志》会川卫: “南有塔甲渡巡检司。” 《方舆纪要》 卷74会川卫“松坪关” 条下: “ (黎溪) 驿东去七墩堡十五里,又八十里为塔甲渡巡司,又四十里为松坪关。”

  • 感义县

    唐武德七年 (624) 改淳民县置,属藤州。治所在今广西藤县西北一百二十里。北宋开宝三年(970) 废。古县名。唐武德七年(624年)以淳民县改名,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藤县西北,属藤州。北宋开宝三年(9

  • 象河关

    即今河南泌阳县北八十八里象河乡。明置巡司于此。

  • 海淀

    亦名海甸。在今北京市西北海淀区。明蒋一葵 《长安客话》 卷4: “水所聚曰淀。高梁桥西北十里, 平地有泉,滮四出, 淙汩草木之间, 潴为小溪,凡数十处。北为北海淀,南为南海淀。远树参差

  • 石峡口

    即今甘肃山丹县东南峡口村。《方舆纪要》卷63山丹卫:“石峡口,右卫东八十里。两峰相对,下有石井。今石峡口堡及石峡口驿,俱置于此。”

  • 慈利县

    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零陵县置,属崇州。治所即今湖南慈利县。明隆庆 《岳州府志》 卷7: 慈利县 “以土俗淳慈,得物产利”,因名。大业初属澧阳郡。唐属澧州。元元贞元年(1295) 升为慈利州,治

  • 黄岭

    在今广西玉林市西北。《方舆纪要》 卷108兴业县: 黄岭在 “县东南十里。重峦迥合,下多居民”。古山名。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西南。为萧山、富阳界岭。唐中和三年(883年),刘议宏分兵屯黄岭、岩下、贞

  • 宁远文庙

    在今湖南宁远县城西南隅。始建于北宋乾德三年(965)。明、清两代重建。现存建筑为清同治十二年(1873)至光绪八年(1882)时建。文庙主要建筑有大成殿、崇圣殿、戟门、棂星门、东西廊庑和泮池等。主体建

  • 岘山

    ①即今江苏镇江市西南大小岘山。《宋书·符瑞志》:“宋武帝永初元年九月庚辰,甘霖降丹徒岘山。”元《至顺镇江志》卷7:岘山“在(丹徒)县西南五里”。②在今浙江湖州市南五里。《寰宇记》卷94:岘山“本名显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