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柴达木河

柴达木河

在今青海都兰县西。《清史稿· 地理志》 青海和硕特部西右翼中旗: 柴达木河 “出河源北托逊淖尔,西流至西拉珠尔格塔拉,阿拉克淖尔水东来入之,合而西北流,格德尔古河、乌兰乌苏河、布隆吉尔河俱自其东注之,又西入于沙”。


在青海省柴达木盆地中部。柴达木,蒙古语意为“盐泽”。源出布尔汗布达山,经都兰县香日德,西北流入南霍鲁逊湖。长417千米。为青藏高原内流河。河旁多砂碛,下游为沮洳地,有时未达南霍鲁逊湖即消失于砂碛中。境内属高寒地区,干旱少雨。


猜你喜欢

  • 铜柱

    在今湖南永顺县东南。《旧五代史·晋书·高祖纪第五》: 天福六年 (941) 四月,“湖南奏,溪州刺史彭士愁、五溪酋长等乞降,已立铜柱于溪州,铸誓状于其上,以 《五溪铜柱图》 上之”。《资治通鉴》: 五

  • 田州塔

    俗称姚伏塔。在今宁夏平罗县南四十里姚伏镇东二里。因古田州城而得名。西夏始建。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重修。为七层六角形楼阁式砖塔。通高38米。

  • 金氏陂

    在今陕西渭南市东北,渭河北。《水经·渭水注》: 白渠 “东南径居陵城北,莲芍城南,又东注金氏陂”。《寰宇记》 卷29下邽县: “金氏陂在县东南二十里。按《舆地志》 云,汉昭帝时,车骑将军金日¥

  • 鸳水

    在今河北邢台市北。《清 一统志·顺德府一》: 野狐泉 “在邢台县西北十里,下合达活水,二水相交至城北门,名鸳水。……今按: 城北门名国士门,旧为鸳水门,鸳水当离城不远”。

  • 博岭山

    在今广西灵山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104灵山县: 博岭山在 “县西南三十里。广大高耸”。《清一统志 · 廉州府》: 博岭山 “为辘轳支山,山形广博,故名。龙门水出焉。《府志》 又名泽岭”。

  • 半截沟

    即今吉林长白朝鲜族自治县西半截沟乡。产沙金及铁。清张凤台《长白征存录》卷3:“金华镇旧名半截沟,镇为长白府西屏,层峦叠嶂,环绕如围,去年新设市廛,商贾日增。”集镇名。在吉林省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南部。金华

  • 都畿道

    唐开元二十一年 (733) 分河东道东都附近地区置,故名。治所在洛阳 (今河南洛阳市)。辖境相当今河南获嘉、原阳、中牟、叶县以西,崤山、熊耳山以东,伏牛山以北和山西中条山以南地区。乾元元年 (758)

  • 杨家河集

    即今湖北孝昌县西南杨家河乡。民国《湖北通志》卷73《兵事》:清同治二年(1863)九月,捻军“走孝感,焚杨家河”。

  • 福州卫

    明洪武二十一年 (1388) 置,属福建都司。治所在今福建福州市。为左卫、右卫、中卫的合称。清康熙五年 (1666) 废。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置,治今福建省福州市。属福建都司。清康熙五年(16

  • 思渠

    即今贵州沿河土家族自治县西北思渠镇。明弘治十四年 (1501) 酉阳蛮侵沿河司地,乃自石阡府迁板桥巡司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