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杨村

杨村

①在今河南濮阳县西南十五里。《新五代史·王珂传》:梁贞明五年(919),王瓒“自黎阳渡河攻澶州,不克,退屯杨村,扼河上流,与晋人相持经年”。即此。

②即今广西容县东南杨村乡。清光绪《容县志》卷1:杨村墟在“城东南九十五里。属西里”。


(1)古渡名。黄河重要渡口。在今河南省濮阳市西南。五代梁贞明五年(919年)王瓒、王彦章等率大军击晋,营于此,造浮梁以通津路。(2)集镇名。(1)在河北省定兴县城南偏东。杨村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4100。产小麦、玉米、棉花。有服装加工厂。为县东南部农贸中心。公路接107国道。(2)在安徽省凤台县西北部、西淝河北岸。杨村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2480。因多杨姓得名。产小麦、稻、大豆、油菜籽等。有水泥预制件、工艺被服、面粉等厂。为凤杨公路终点。西淝河通小轮,北至阚疃,南至凤台。(3)村名。在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北部,丰乐河上游西岸。属杨村乡。人口 1340。因杨姓聚居得名。产茶叶、香榧、竹木等。有茶叶初制、粮食加工、竹木加工、农机修配等厂。桥岩公路经此。


猜你喜欢

  • 渠阳县

    ①唐武德二年 (619) 置,属重州。治所在今湖北南漳县西。七年 (624) 废。②北宋元丰五年 (1082) 置,属诚州。治所在今湖南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渠水东岸。六年 (1083)为诚州治。元祐二年

  • 沛丘

    即贝丘。在今山东博兴县南。《史记·齐太公世家》:“襄公游姑棼,遂猎沛丘。”《正义》:“《左传》云‘齐襄公田于贝丘,坠车伤足’,即此也。”即“贝丘”。

  • 尾尖寨

    在今河南安阳市东北。《方舆纪要》卷49安阳县:尾尖寨“地当冲要,径路险隘,昔因置寨于此,以扼相、魏之郊。明朝建文三年燕兵占大名,南军据尾尖寨,梗燕饷道。燕遣兵从间道击破之”。在今河南省安阳市东北。地当

  • 都洼 (窪)

    亦作笃洼。即今新疆皮山县东南杜瓦镇。《清一统志·叶尔羌》: 都洼 “在衮得里克东南六十里。有城垣”。

  • 七龛山

    在今四川武隆县西北。《舆地纪胜》卷174涪州:七龛山“在武龙县北一十五里”。《方舆纪要》卷69武隆县:七龛山“在县北二里。山高大,上有七穴”。

  • 龙和城

    唐南诏置,属拓东节度。在今云南禄丰县东南二十九里腰站。宋大理废。在今云南省禄丰县东南白家洼附近,一说今禄丰县东南腰站。唐代西爨重城,“自曲州、靖州西南昆川、曲轭、晋宁、喻献、安宁距龙和城,通谓之西爨白

  • 火鲁火疃谋克

    金置,属蒲与路。在今俄罗斯阿穆尔州外兴安岭南侧巴金诺城。《金史·地理志上》:“金之壤地封疆,东极吉里迷、兀的改诸野人之境,北自蒲与路之北三千余里,火鲁火疃谋克地为边。”即此。

  • 道山亭

    宋程师孟建,曾巩作记。在今福建福州市内西南隅乌山上。《舆地纪胜》 卷128福州 《景物下》引曾巩 《南丰记》 云,“可比道家蓬莱方丈瀛洲之山,故名曰道山之亭”。在今福建省福州市北乌山上。宋程师孟建,曾

  • 信义港

    在今江西弋阳县东。《寰宇记》 卷107信州弋阳县: 信义水 “源出建州邵武县,从当县太平乡过。其水出矿石,锻者求之”。《方舆纪要》 卷85广信府弋阳县: 信义港 “在县东二十里。源出福建邵武县境,引流

  • 枫港

    在今台湾省屏东县东南,恒春半岛西部。《清史稿·地理志》 台南府: “枫港” 等 “并在恒春县北,西流入于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