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普济寺

普济寺

①东汉兴平年间建,即今江苏镇江市东焦山上的定慧寺。南宋景定中重建,改名焦山寺。清康熙二十三年 (1684) 赐名为定慧寺。

②在今浙江舟山市普陀区普陀山南部。《清一统志·宁波府一》: 普济寺 “在定海县补陀洛迦山。梁贞明间建,宋名宝花寺。明得观音像于此……洪武中徙居民入内地,寺毁。本朝康熙二十八年重建,赐今额”。现存殿宇多系清雍正时建造。


又称前寺。在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山灵鹫峰下。与法雨寺、慧济寺合称普陀三大寺。北宋元丰三年(1080年)始建,名宝陀观音寺。明代因海寇骚扰,两度内迁大陆。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重建大殿,赐寺额“普济群灵”,故名。现存大殿为清雍正九年(1731年)奉敕重建。有殿阁堂庑200余间,为山中供奉观音大士之主刹。今寺占地面积达1.14万平方米,成为浙东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寺庙。有天王殿、圆通宝殿、法堂、藏经楼、方丈殿、祖师殿、伽蓝殿、罗汉殿、禅堂、钟鼓楼等建筑。寺前有海印池,寺东南有多宝塔,西南有石牌坊。


猜你喜欢

  • 大虫山

    亦名大云山、大灵山。在今广西梧州市东三里。晋干宝《搜神记》卷2:“扶南王范寻养虎于山。有犯罪者投与虎,不噬,乃宥之。故山名大虫,亦名大灵。”

  • 傲来山

    在今山东泰安市岳顶西南。《清一统志·泰安府一》: “山前有鸡笼峰、招军岭,山麓有东百丈崖,瀑布下汇为泉,名天绅泉。内有白龙池,又西百丈崖,在东崖西三百步,其高十倍东崖。”

  • 万答镇

    在今江苏武进县南。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阳湖县图:南有万答。民国《江苏六十一县志》:武进县西南有“万答镇”。

  • 九牧镇

    即今福建浦城县西北七十里九牧乡。清雍正十年(1732)庙湾巡司移驻于此。在福建省浦城县西北部,闽、浙、赣三省交界处。面积151平方千米。人口1.2万。镇人民政府驻九牧,人口 1650。地当闽、浙孔道要

  • 瓜埠城

    亦作瓜步城。即瓜步镇。今江苏六合县东南瓜埠镇。《方舆纪要》卷20六合县:瓜埠城“在县东二十五里瓜埠山侧。萧齐建元初, 自郁州徙齐郡治瓜埠城,盖是时所筑也”。

  • 五里庄镇

    即今江苏淮阴县西北三十二里五里庄乡。民国殷惟龢《江苏六十一县志》:淮阴县北有五里庄等镇。

  • 兰城

    唐钵罗州治所。在今阿富汗喀布尔北巴格兰。《新唐书·地理志》:“钵罗州以兰城置。”

  • 三圣站

    元置,在今四川乐山市东南四十里茫溪河注入岷江处之五通桥。

  • 喀喇额尔齐斯河

    即今新疆富蕴县东北喀依尔特河。清徐松 《西域水道记》 卷5: 额尔齐斯河 “ 一源为喀喇额尔齐斯河。河出库尔图岭,南流百里,左会一水,复西南流五十余里,与华额尔齐斯会。二水以黄、黑异称”。

  • 福建行中书省

    元至元十五年 (1278) 改福建路置,治福州 (今福建福州市)。辖境相当今福建省。二十二年 (1285) 并入江浙行省。至正十六年(1356) 复置,二十六年 (1366) 废。明洪武二年 (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