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普化镇

普化镇

即今陕西蓝田县东普化乡。清 《蓝田县志》 卷1有普化镇。


在陕西省蓝田县中部、灞河北岸。面积100平方千米。人口3.3万。镇人民政府驻普化,人口1020。原名红化峪。清雍正年间已名普化寨,以佛教“普化众生”之意得名。1958年设公社,1984年改乡,2001年设镇。主产小麦、玉米,特产九孔莲藕。村南蔡府村相传为东汉蔡邕别墅旧址,有悟真寺、水陆庵。


猜你喜欢

  • 南丹卫

    明洪武二十八年 (1395) 置,属广西都司。治所即今广西南丹县。正统七年 (1512) 徙卫治宾州东 (今宾阳县东北)。万历八年 (1580) 迁治今上林县东北三里镇。后废。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

  • 黄草山

    ①在今湖北省孝昌县东北。《方舆纪要》卷77孝感县“九山” 条下: “其东曰黄草山。 险峻孤峭。《志》 云,上有镇阳城,垒石为固,周围数里,四面陡绝,一径仅通,亦昔时守御处。” 《清一统

  • 如和县

    唐武德五年(622)分南宾、安京二县地置,属钦州。治所在今广西邕宁县西南苏圩镇。《元和志》卷38如和县:“因县西南四十里如和山为名。”景云二年(711)属邕州。北宋景祐二年(1035)废。古县名。唐武

  • 伊娄埭

    亦作伊娄堰。在今江苏邗江县南。《新唐书·齐澣传》:开元间,“迁润州,州北距瓜步沙尾,纡汇六十里,舟多败溺。澣徙漕路由京口埭,治伊娄渠以达扬子,岁无覆舟,减运钱数十万。又立伊娄埭,官征其入”。见“伊娄河

  • 草鞋夹

    在今江苏南京市下关东北,即长江之南支。一名南京河。清嘉庆 《江宁府志》 卷9: “江水自大胜关以下,中隔大洲,故南江曰草鞋夹,至黄天荡,洲尽江合。”

  • 草萍驿

    在今浙江常山县西南草坪村。《方舆纪要》卷93常山县: 草萍驿在 “县西四十里。江 (西)、浙(江) 于此分界”。

  • 新宁山

    在今广东新兴县西南二十里。《舆地纪胜》卷97新州: 新宁山 “在州西南”。《方舆纪要》 卷101肇庆府新兴县: 新宁山 “高二百余仞,周二十五里。山势高耸,为一邑之镇”。

  • 盘道县

    西魏恭帝 三年(556) 改难江县置,为北水郡治。治所在今四川南江县南八庙场。《寰宇记》卷139清化县: 废盘道县 “因龙腹山道路盘曲为名”。隋属清化郡。唐武德初属巴州。贞观十一年 (637)其治所东

  • 神堆

    又名黄瓜堆、黄花堆。在今山西山阴县东北。《资治通鉴》: 唐景福元年 (892),李克用北巡,闻李匡威等将兵八万寇云州,“克用潜入新城,伏兵于神堆,擒吐谷浑逻骑三百,匡威等大惊”。即此。又称黄花堆。在今

  • 骆谷关

    唐武德七年 (624) 置,在今陕西周至县西南十八盘岭南。控扼傥骆道,为秦岭南北交通要隘。《元和志》 卷2京兆府盩厔县: 骆谷关 “在县西南百二十里。武德七年,开骆谷道以通梁州,在今关北九里。贞观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