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普乐寺

普乐寺

俗称圆顶子。在今河北承德市避暑山庄东北的平岗上。清乾隆三十一年 (1766) 为布鲁特和哈萨克诸部王公前来热河观瞻而建。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俗称圆亭子。在河北省承德市避暑山庄东北的平岗上。占地2.4万平方米,建于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由于当时西北各民族与清朝中央政府关系日益密切,生活在巴尔喀什湖附近的哈萨克族和生活在葱岭以北的布鲁特族(柯尔克孜族),不断派代表进京朝觐,因建此寺。建筑布局分前后两部分,前部由山门至宗印殿为汉族寺庙的传统形式,山门前置旗杆,门内有钟鼓楼、天王殿、宗印殿等建筑。宗印殿后为阇城(坛城),城前门内有乾隆御制《普乐寺碑记》,城有墙三重,最外层四面,正中辟门,墙内有围廊一周。第二层墙上有雉堞,台上四角和四面正中各置琉璃喇嘛塔一个。再上为平台,圆座上筑旭光阁,阁仿北京天坛祈年殿形制,中置一立体曼陀罗,内供胜乐王佛。阁顶有大型圆形斗八藻井,内有二龙戏珠,制作精美,金碧辉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猜你喜欢

  • 栗木街

    一作栗木关。即今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北八十里栗木镇。清光绪 《广西舆地全图》 恭城县图:北有栗木街。

  • 喀什艾提卡尔礼拜寺

    明景泰年间建。在今新疆和田县。为伊斯兰教著名寺院之一。

  • 故道山

    在今甘肃两当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59两当县 “天门山” 条下: “故道山在县南二十里。相传故道县以此山名。”

  • 宁头城

    即曼头城。在今青海共和县西南。《资治通鉴》:南朝宋元嘉二十二年(445),“魏高凉王那军至宁头城, 吐谷浑王慕利延拥其部落西渡流沙”。胡注:“严:宁改曼。宁头城当在白兰东北。”南北朝时置,确地未详,疑

  • 龙编县

    西汉置,属交趾郡。治所在今越南河北省仙游县东。东汉为交趾郡治。三国吴黄武五年(226)又为交州治。隋移治仙游附近,大业初属交趾郡。唐武德四年(621)为龙州治,贞观元年(627)属交州。唐末废。古县名

  • 胡里改路

    又作鹘里改路、呼尔哈路。金初置,治所在今黑龙江省依兰县。以河得名。辖境相当今黑龙江省牡丹江流域、通河县以下松花江及俄罗斯境黑龙江下游地区。元改为胡里改万户府。又作鹘里改路。金置,治今黑龙江省依兰县。属

  • 虚阁栈道

    在今四川都江堰市西。《方舆纪要》 卷67灌县: 虚阁栈道在 “县西十里。《古今集记》: 县西十余里有虚阁栈道,二十五里有石笋阁道,三十里有龙洞阁道”。

  • 貍轸

    即貍脤。在今山东曲阜市西南。《公羊传》: 成公十七年 (前574),婴齐 “归至于貍轸而卒”。即“貍脤”。

  • 零壁镇

    北宋置,属虹县。即今安徽灵璧县。元祐元年 (1086) 升为零壁县。旋废为镇。七年 (1092)复改为县。

  • 都卡

    亦作杜喀噶山。清置,属三姓副都统。在今黑龙江省汤原县东北都鲁河口西岸。清齐召南 《水道提纲》 卷25: 松花江纳乌吞河后,“又东有巨洲数十里,中即杜喀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