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新城县

新城县

①西汉高帝元年 (前206) 改咸阳县置,属雍国,次年属中地郡。治所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窑店附近。七年并入长安县。

②东汉改新成县置,属河南尹。治所在今河南伊川县西南。西晋属河南郡。东魏为新城郡治。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为伊阙县。

③三国吴黄武五年 (226) 析富春县置,属东安郡。治所在今浙江富阳市西南四十八里新登镇。寻废入桐庐。西晋太康末复置,属吴郡,寻废。东晋咸和九年 (334) 再置,仍属吴郡。南朝陈祯明元年 (587) 改属钱唐郡。隋开皇九年 (589)省入钱唐。大业十四年 (618) 复置,属余杭郡。唐武德七年 (624) 省入富阳。永淳元年 (682)复置,属杭州。五代梁开平元年 (907) 吴越改为新登县。北宋太平兴国四年 (979) 复为新城县,属杭州。南宋属临安府。元属杭州路。明、清属杭州府。民国初属浙江钱塘道。1914年改为新登县。

④三国吴置,属昭陵郡。治所在今湖南邵东县东。西晋永泰中废。

⑤西晋永嘉中鲜卑段氏置,治所在今辽宁凌海市附近。《资治通鉴》: 西晋建兴元年 (313),慕容廆“遣慕容翰攻段氏,取徒河、新城,至阳乐”。即此。后燕慕容熙于此置青州。后废。

⑥东晋安帝时以关陇流民置,属始康郡。寄治成都 (今四川成都市)。西魏废。

⑦北魏太和二十一年 (497) 改岭东县置,属吐京郡。治所在今山西交口县东北。后废,唐武德三年 (620) 复置,属北温州。贞观元年 (627)废。

⑧北魏太和二十二年 (498) 分冠军县置,属南阳郡。治所在今河南邓州市西北六十六里南古县村。西魏改为临湍县。隋开皇初复为新城县,属邓州。大业初属南阳郡。唐武德二年 (619) 移治虎遥城 (今邓州市西北四十八里张村镇),为郦州治。后属邓州。贞观三年 (629) 还旧治。天宝元年 (742) 改为临湍县。

⑨北魏孝昌中侨置,属吐京郡。治所在今山西汾西县西北四十里云城村附近。北周属西河郡。隋开皇十年 (590) 废。

⑩北魏置,属永安郡。治所在今河南光山县西。北齐改为丰安县。

(11)北魏改北新城县置,属高阳郡。治所在今河北徐水县西南二十里。北齐复名北新成县。

(12)南朝宋侨置,属高阳郡。治所在今山东淄博市东临淄地。北齐废。

(13)南朝宋侨置,属河南侨郡。治所在今河南南阳县东南。北魏废。

(14)南朝梁置,为永安郡治。治所在今湖北大悟县东南新城镇。隋开皇初废。

(15)南朝梁置,为新城郡治。治所在今河南潢川县东南。隋开皇初废。

(16)东魏武定三年 (545) 置,属武州。治所在雁门川 (今山西繁峙县西)。北齐废。

(17)西魏于旧北五城置,为昌城郡治。治所即今四川三台县。恭帝三年 (556) 改为昌城县。

(18)南朝陈析临烝县置,属湘东郡。治所即今湖南耒阳市东北四十五里新市镇。隋废入衡阳县。唐初复置,属衡州。武德七年 (624) 又废。元至元二年(1336) 复置,属衡州路。明洪武初又废。

(19)唐武德四年 (621) 置,属隆州。治所在今四川仪陇县西南新政镇。以隐太子建成讳,不久改为新政县。

(20)唐贞观五年 (631) 置,属羁縻雅州。治所在今四川阿坝县东南境。后废。

(21)唐太和六年 (832) 置,属涿州。治所在今河北高碑店市东南新城镇。北宋宣和四年 (1122) 赐名威城县,寻入金,复名新城县,属涿州。蒙古太宗二年 (1230) 升为新泰州,七年 (1235) 复为新城县,属大都路。至元二年 (1265) 属雄州。明洪武六年(1373) 属保定府。民国初属直隶保定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1962年移今治高碑店。1993年改设高碑店市。

(22)南宋绍兴八年 (1138) 分南城县五乡置,属建昌军。治所即今江西黎川县。元属建昌路。明属江西建昌府。1914年改名黎川。

(23)南宋咸淳五年 (1269) 置,属楚州。治所在今江苏淮安市西。元属淮安路,至元二十年 (1283) 省入山阳县。

(24)元至元二十五年 (1288) 以长山县驿台镇置,属般阳路。治所在今山东桓台县西新城镇。《元史·地理志》 般阳府路新城县: “太宗在潜,以人民完聚,创置城曰新城”,县因以名。明洪武十二年(1379) 属济南府。1913年改为耏水县。

(25)1912年置,属兴义府。治所即今贵州兴仁县。1914年因与直隶省 (今河北省) 新城县重名,改为兴仁县。

(26)1913年改新城府置,属吉林省。治所在伯都讷 (今吉林松原市)。1914年改名扶余县。

(27)1936年8月西北革命根据地由原靖边县析置,治新城堡 (今陕西靖边县西南新城乡)。1937年8月与靖边 (东靖边)、横山二县合并,设立靖横县。


(1)古县名。(1)西汉高祖元年(前206年)以咸阳县改名,治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聂家沟。七年废。(2)又作新成县。西汉惠帝四年(前191年)置,治今河南省伊川县西南。属河南郡,东魏属新城郡。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名伊阙县。(3)三国吴置,治今湖南省邵东县东。属零陵郡。西晋永嘉年间废。(4)北魏改北新城县置,治今河北省徐水县西南。属高阳郡。北齐又改名为北新城县。(5)北魏太和二十一年(497年)改岭东县置,治今山西省交口县西北。属吐京郡。隋省。唐武德三年(620年)复置。贞观元年(627年)又省。(6)北魏太和二十二年(498年)分冠军县地置,治今河南省邓州市西北。西魏改名临湍县。属南阳郡。隋开皇初复名新城县。唐武德二年(619年)移治虎遥城(今邓州市西北张村),贞观三年(629年)还治故临湍聚(今张村北),天宝初又改名临湍县。(7)北魏置,治今河南省光山县西。属永安郡。北齐改名丰安县。(8)南朝梁置,治所在今河南省潢川县东南。属新城郡。隋开皇初废。(9)南朝陈置,治今湖南省耒阳县北。属湘东郡。隋废。唐初复置,寻废。元再置,属衡州路。明初废入衡阳县。(10)东魏武定三年(545年)置,治雁门川(今山西繁峙县西)。属肆州。北齐时废。(11)唐贞观初置,治今四川省阿坝县南。属轨州。后地入吐蕃,废。(12)南宋咸淳年间置,治今江苏省淮安市西。宋属淮安州,元属淮安路。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废入山阳。(2)古旧县名。(1)三国吴黄武五年(226年)析富春县置,治今浙江省富阳市西南新登镇。属东安郡。后并入桐庐县。西晋太康末复置,不久又废。东晋咸和九年(334年)又置,属吴郡。隋开皇九年(589年)废入钱唐县,后又置,唐武德七年(624年)废入富阳县。永淳元年(682年)复分富阳县置,属杭州。五代梁时,吴越改为新登县。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复旧名,仍属杭州。南宋属临安府。元属杭州路。明、清属杭州府。1914年因与直隶(今河北)、吉林、山东、江西、贵州五省新城县重名,改名新登县。(2)唐大和六年(832年)析范阳县置,治今河北省高碑店市新城镇。属涿州。唐末废。五代唐天成四年(929年)复置。蒙古太宗二年(1230年)升为泰州,七年复降县。属中都路大兴府,后改隶顺天路、保定路、雄州大都路、雄州。明洪武初属北平府,六年(1373年)改隶保定府。清因之。1958年并入涿县,1962年复置,并迁治高碑店镇。1993年撤销,改设高碑店市。(3)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析南城县于黎滩镇置,治今江西省黎川县。属建昌军。元属建昌路。明、清属建昌府。1914年因与直隶(今河北)、吉林、山东、浙江、贵州五省新城县重名。改名黎川县。以县境有黎滩水,一名黎川而得名。(4)蒙古太宗时以长山县驿台置,治今山东省桓台县西新城镇。属般阳路。明、清属济南府。1913年因与直隶(今河北)、吉林、江西、浙江、贵州五省新城县重名,改名耏水县,以县境内有河名耏水得名。(3)旧县名。(1)1912年由普安县新城地方析置,治今贵州省兴仁县驻地城关镇。因与直隶(今河北)、山东、浙江、吉林、江西五省新城县重名,1914年更名兴仁县。(2)1913年由新城府裁府改县,治伯都讷城(今吉林松源市宁江区)。1914年更名扶余县。(3)陕甘苏区设。1936年由陕西省靖边县南部析置,治新城堡。县因以为名。1937年撤销,仍并入靖边县。


猜你喜欢

  • 平安关

    在今湖北房县西。《方舆纪要》卷79房县“房山关”条下:“《志》云,县西境有平安关。宋咸平五年置。”

  • 韦苏图山

    又作威逊图山。汉名桦山。在今辽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西南。《清一统志·喀喇沁》:桦山“在左翼(驻地在今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西南三台子之南)西南四十里。蒙古名韦苏图。盛京锦县大凌河发源于此”。

  • 曷苏馆路

    金置,治所初在鹤野县长宜镇 (今辽宁辽阳市西南)。天会七年 (1129) 徙治宁州 (今辽宁瓦房店市熊岳城西南七十里永宁镇)。辖境相当今辽宁辽阳市迤南,盖州市、大连市金州区及瓦房店市一带。明昌四年 (

  • 八郎安抚司

    明永乐十五年(1417)置,属松潘卫。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县北三十里。明曹学佺《蜀中广记》卷31 《边防记》:“《志》云:八郎山在(松潘)卫北三十里。山下为八郎安抚司也。”一说在今南坪县西北八郎沟。《明史

  • 一堵墙堡

    明置,在今辽宁本溪满族自治县东北马家城子。明《全辽志》卷2:“(散羊峪堡)并一堵墙堡、孤山堡……皆嘉靖二十五年巡按御史张铎奏设。”民国《奉天通志》卷75本溪县:碱厂河“又北流径马家城子村南,村为明一堵

  • 金竹峰

    在今江西吉安县北。《明一统志》 卷56吉安府: 金竹峰 “在府城北六十里。两峰独峙如竹”。《方舆纪要》 卷87吉安府庐陵县: 金竹峰“高约三百丈,周三十七里。两峰相峙如竹,因名”。

  • 怀德镇

    北宋末改落来镇置,属江阳县。即今四川富顺县东南一百里怀德镇。明《泸州志》引《江阳谱》:“怀德镇旧名落来镇。宣和三年安抚司状奏:据落来市乡老称:落来镇,初因夷人落来归明于本镇住,遂呼镇市为落来,乞改换。

  • 泇河

    在今江苏邳州市西北。元于钦 《齐乘》 卷2: “泇水有二: 东泇出沂州西北其山,南流至卞庄站,东分一支入芙蓉湖,溉田数千顷。湖在沂州东南芙蓉山下……; 西泇河出峄州东北抱犊山,东南流至三合村 (今江苏

  • 秀州塘

    俗称官塘。在今上海市金山县西南。自枫泾镇东流至今金山县(朱泾镇)折向北流,今下游已为大、小泖港,然后流入黄浦江。《方舆纪要》卷24松江府华亭县:秀州塘“自浙江嘉善县而东,经府西南六十里之风泾镇,又东十

  • 隆尧县

    1947年并隆平、尧山县置,属河北省。治所即今河北隆尧县。在河北省南部。属邢台市。面积749平方千米。人口48.1万。辖5镇、7乡。县人民政府驻隆尧镇。1947年隆平、尧山县合并设隆尧县。1949年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