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斛城县

斛城县

东魏武定六年 (548) 改淮阳县置,为睢南郡治。治所即今安徽宿州市东北八十二里解集。北齐天保七年 (556) 废。


古县名。东魏武定中以淮阳县改名,治今安徽省宿州市北符离集东北。北齐天保七年(556年)废。


猜你喜欢

  • 闵山

    在今安徽潜山县西。《方舆纪要》卷26潜山:闵山“在县西八十里。有果老岭。产茶甚佳,山最深处曰蟠山,以蟠曲名”。

  • 肥牛亭

    在今陕西咸阳市西北。《汉书·张禹传》:鸿嘉中,禹 “自治冢茔,起祠室,好平陵肥牛亭部处地,又近延陵,奏请求之,上以赐禹,诏令平陵徙亭它所”。《清一统志》 引 《咸阳县志》: 肥牛亭 “在汉平陵南”。

  • 西金州

    唐贞观五年(631)置,属松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县西境。八年(634)改为岩州。

  • 江城县

    1929年改猛烈行政区置,直属云南省。治所即今云南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民国《云南行政纪实》:“环境皆江, 因以名县。”1954年改设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旧县名。1929年以象明县和勐烈行政区合置,

  • 芹洲

    一名瀛洲。在今福建福州市西南。《方舆纪要》卷96福州府“甘蔗洲”条下:芹洲“在府西南泽苗江西岸。湍流迅急,壅而成洲,周回二十余里,居民隐然圜圚,洲多产芹,故名。又名瀛洲,以其四面有水如瀛洲也”。

  • 武父

    春秋时郑地。在今山东东明县西南。《春秋》: 桓公十二年 (前700),“公会郑伯,盟于武父”。即此。古邑名。春秋郑邑。在今山东省东明县西南。《春秋》桓公十二年(前700年):“公会郑伯,盟于武父。”即

  • 大昆兑河

    在今内蒙古准格尔旗东北境。《清一统志·鄂尔多斯》:大昆兑河“在左翼前旗东北七十里。源出平地,东南流入黄河”。

  • 罗生山

    在今云南腾冲县东南二十里。《明一统志》卷87腾冲军民指挥使司: 罗生山 “在司城东南二十里。峰峦千丈,条冈百里,林木森茂,腾冲之名山也”。

  • 朝门

    即长安城北面东头第一门洛城门。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汉城乡高庙村北。《水经·渭水注》 曰:“洛门又曰朝门,一名高门。”

  • 乌苏江

    一作乌斯江。在今西藏墨竹工卡县东南。清《西藏图考》卷3:堆达“过竹贡。六十里至乌苏江”。1960年并入墨竹工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