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托克托县

托克托县

1912年改托克托厅置,属山西省。治所在今内蒙古托克托县西。1914年改属绥远特别区绥远道。1928年属绥远省。1954年划属内蒙古自治区。1973年迁今址。


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黄河东岸。属呼和浩特市。面积 1313 平方千米。人口19.4万。辖2镇、9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托克托,蒙古语意为“固定”。西汉置阳寿县,治今南梁古城,属云中郡。东汉初废阳寿县。隋开皇三年(583年)复置阳寿县,十八年更名金河县,治今南梁古城,隶胜州。唐景龙二年(708年)筑东受降城(在今县大皇城),徙振武军于城。天宝四载(745年)振武军移治单于都护府,置附郭金河县;元和七年(812年),黄河毁城;宝历元年(825年)徙置东受降城于云中城西之绥远烽南,即今县西旧城。隶振武军。置东胜州,隶西京道。金置东胜县为州治,隶西京路。蒙古至元四年(1267年)省东胜县入州,隶大同路。明洪武四年(1371年)改东胜州置东胜卫;二十五年分置东胜左、右、中、前、后五卫,隶山西行都司;次年罢中、前、后三卫。永乐元年(1403年)左卫内迁于今河北卢龙县,右卫内迁于今河北遵化市,直隶后军都督府。嘉靖中蒙古土默特部长台吉脱脱驻牧,建城名脱脱(或妥妥)。清属土默特右翼旗。乾隆元年(1736年)设协理通判,驻脱脱城,隶山西省朔平府;六年改属归绥道;二十五年置托克托直隶厅,隶归绥道。1912年厅改托克托县,县名始此,隶绥远观察使公署。1914年废绥远观察使公署,改属绥远特别行政区。1928年改属绥远省。1949年前属和林专区,1950年改隶萨县专区,1952年改隶集宁专区。1954年改隶平地泉行政区;同年绥远省撤销,并入内蒙古自治区。1958年撤销平地泉行政区,划入乌兰察布盟。1971年改隶呼和浩特市。地处河套平原西部,有黑河、什拉乌素河、宝贝河注入黄河。属中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小麦、莜麦、玉米、高粱、谷子、豆类、甜菜、药材等,畜产牛、马、绵羊、猪、皮、毛。工业有化工、食品、造纸、酿酒、地毯、木器等。土特产有葡萄、枸杞、小茴香、托王酒等。呼大、包托、托和等公路经此。黄河喇嘛湾至磴口航道通过本县。名胜古迹有战国时期云中城遗址和唐代东受降城遗址、明代镇虏卫古城遗址。


猜你喜欢

  • 麻陈水

    亦名麻逢水。在今广东阳春市西南。《舆地纪胜》 卷98南恩州: 麻逢水 “源出阳春县西南乱冈,东流入罗水”。《方舆纪要》 卷101阳春县: 麻陈水在 “县西南百五十里。源出高州电白县东岭诸山,下流百余里

  • 灵应山

    ①在今河北丰润县西北四十里。《明一统志》卷1顺天府:灵应山“其山悬崖壁立,岩畔有泉,濆流而下。上有二石穴,一名攻书室,一名灵应洞”。②在今江西龙南县北。《方舆纪要》卷88赣州府龙南县:灵应山在“县北二

  • 青城郡

    西魏恭帝时置,属眉州。治所在青衣县(今四川青神县南二十里瑞峰镇)。辖境相当今四川青神县地。北周改为青神郡。

  • 瓦峪堡

    明置,在今辽宁开原市东。《方舆纪要》卷37三万卫:瓦峪堡在“卫东三十里。又扣河堡在卫东南六十里”。

  • 长川城

    北魏建,约在今内蒙古兴和县西北。长川是北魏先世居地之一,位于石漠(今内蒙古兴和西)东北,濡源(今滦河源)之西,北魏前期诸帝常巡幸其地。《魏书·太宗纪》:泰常八年(423),“筑长城于长川之南,起自赤城

  • 承恩县

    唐贞观七年 (633) 改池阳县置,属泰州。治所在今广西藤县西北。十二年 (638) 废。

  • 东吉屿

    在今台湾省澎湖县东南。清蒋毓英《台湾府志》卷3:东吉屿“周围里余”。

  • 鲁史镇

    又称阿鲁司。1949年置镇,属凤庆县。即今云南凤庆县东北百七十里鲁史镇。在云南省凤庆县北部。面积193.4平方千米。人口2万。镇人民政府驻鲁史,人口3580。明建圩。清设阿鲁巡检司。阿鲁,彝语意为“小

  • 君子山

    ①在今浙江遂昌县城西隅。《方舆纪要》卷94遂昌县:君子山在“县南十五里。有二山相望,秀丽可挹,称为大小君子山”。②在今广东恩平市西北。《清一统志·肇庆府》:君子山“在恩平县西北一百里,接新兴县界。左有

  • 大关山

    即古邛崃山。今四川荥经县西南与汉源县交界之大相岭山。《明史·地理志》 荣经县:“西有大关山,邛崃关在焉。”《方舆纪要》卷72荣经县:大关山在“县西八十里,山极险隘,当西南彝要路。或曰山即邛崃之西麓,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