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怀远县

怀远县

①西魏置,属武康郡。治所在今四川简阳市东南二十五里怀远乡。北周以后废。

②北周建德三年(574)置,为怀远郡治。治所在今宁夏银川市东黄河西岸。隋属灵武郡。唐属灵州,仪凤三年(678)移治今银川市。宋废为镇。

③隋置,属辽西郡。治所在怀远镇(今辽宁辽中县)。是通往辽东的军事、交通重镇。后废。

④北宋崇宁四年(1105)置,为怀远军治。治所在今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西南七十里老堡乡。寻改为平州治。政和元年(1111)废。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复置,属融州。明洪武十年(1377)废。十四年(1381)复置,属柳州府。万历十九年(1591)移治丹阳镇(今县西南丹洲镇)。1914年改为三江县。

⑤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改怀远军置,属濠州。治所即今安徽怀远县。明属凤阳府。民国初属安徽淮泗道。1928年直属安徽省。

⑥清雍正九年(1731)升怀远堡置,属榆林府。治所即今陕西横山县。1914年改名横山县。


(1)古县名。(1)北周建德三年(574年)置,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东黄河西岸。为怀远郡治。隋属灵武郡。唐属灵州。仪凤二年(677年)移治今银川市。宋废。(2)隋大业八年(612年)置,治今辽宁省辽中县。属辽西郡。后废。(2)古旧县名。(1)北宋崇宁四年(1105年)于王口寨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西南老堡口。为怀远军治,寻为平州治。政和元年(1111年)废。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年)复置,属融州。元不改。明洪武元年(1368年)废。十三年又复置,属柳州府。万历十九年(1591年)移治丹阳镇,即今三江侗族自治县南丹洲。清代因袭。1914年改为三江县。(2)清雍正九年(1731年)升怀远堡置,治今陕西省横山县。属榆林府。1914年改名横山县。(3)今县名。在安徽省北部、淮河中游。属蚌埠市。面积 2391 平方千米。人口130.5万。辖11镇、17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南宋宝祐五年(1257年)取“荆山为城,义在怀远”为名,置怀远军、荆山县,治今址。怀远之名始此。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废军,改为怀远县,属濠州。明、清属凤阳府。1914年属淮泗道,1927年直属安徽省。1949年属皖北行署区宿县专区,1952年属安徽省宿县专区。1956年属蚌埠专区,1961年复属宿县专区,1983年属蚌埠市。地处淮北平原南部。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以小麦、稻、大豆、油菜籽为主,为淮北商品粮基地县之一。为安徽省红麻、烟叶重点产区。怀远石榴为名产。矿产有花岗石、石灰石、磷等。有化肥、农机、工程机械、水泥、玻璃、酿酒、花岗石制品等厂。蚌淮、蚌埠关、宿怀等公路经此。淮河、茨淮新河、涡河常年通航。名胜古迹有荆山白乳泉、望淮楼、卞和洞,涂山禹王宫,还有龙亢、向县多处古城遗址。


猜你喜欢

  • 何克忒里山

    又作赫克特里山。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乌苏里江下游东岸。清《乾隆内府舆图》:乌苏里江下流东岸有“何克忒里阿林”。齐召南《水道提纲》卷25:乌苏里江北流,“与黑龙江会。其东岸,即赫克特里山也”。

  • 马家屯集

    即今河南孟津县西十八里马屯镇。清康熙《孟津县志》卷1《集市》:有“马家屯”。

  • 弄岛

    即今云南瑞丽市西南四十八里弄岛乡。1932年于此置瑞丽设治局。傣语“弄”为水塘,“岛”为青苔,意即青苔塘。

  • 新昌郡

    ①西晋太康三年 (282) 改新兴郡置,属交州。治所在麊泠县 (今越南永富省安朗县西夏雷村)。辖境相当今越南永福、富寿、宣光、河江、安沛、老街等省地。南齐时治所在范信县 (今越南永福省安朗县西夏雷村)

  • 网师园

    在今江苏苏州市葑门十全街。原为南宋史正志“万卷堂”故址,号“渔隐”,后荒废。清康熙年间光禄寺少卿宋宗元重建,借“渔隐”原意, 自比渔翁,故称网师园。乾隆间又圮,后瞿宗吉修葺,又名瞿园。光绪时恢复网师园

  • 胡桃宫

    在东汉雒阳城广阳门外,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西南。《后汉书·南匈奴列传》 载: 汉安二年 (143),“诏太常、大鸿胪与诸国侍子于广阳门外祖会,飨赐作乐,角抵百戏。顺帝幸胡桃宫临观之”。

  • 望都山

    亦名孤山、都山。在今河北唐县东北十八里。《汉书·地理志》 望都县注引张晏曰: “尧山在北,尧母庆都山在南,登尧山见都山,故以为名。”《续汉书 ·郡国志》 注引 《帝王世纪》: “尧封唐,尧山在北,唐水

  • 回洛城

    在今河南孟津县老城东。《北齐书·万俟洛传》:东魏元象元年(538),与西魏战于北邙,东魏兵败,“诸军北渡桥,洛以一军不动,西人畏而去。高祖以雄壮, 名其所营地为回洛城”。《资治通鉴》:唐武德三年(62

  • 太子坪

    一名万行庵。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峨眉山三倒拐观音岩之上。明古智禅师于此建寺,内供太子,故名。明胡世安《登峨山道里记》:“三道拐复沿坡上,为太子坪,再前圆觉寺。”

  • 武林

    ①在今江西余干县东北三十里武陵山。《史记·东越列传》: 西汉元鼎六年 (前111),东越王余善发兵拒汉道,“入白沙、武林、梅岭…… (汉)楼船将军杨仆出武林”。即此。②今浙江杭州市的别称。初为山、水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