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建土司
清初改忠建宣抚司置,属施州卫。治所在今湖北宣恩县南。雍正十三年 (1735) 废。
清初改忠建宣抚司置,治今湖北省宣恩县东南。雍正十三年(1735年)废。
清初改忠建宣抚司置,属施州卫。治所在今湖北宣恩县南。雍正十三年 (1735) 废。
清初改忠建宣抚司置,治今湖北省宣恩县东南。雍正十三年(1735年)废。
①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故江陵县)东草寺镇。《晋书·桓振传》:义熙初,“建威将军刘怀肃率宁朔将军索邈与振战于沙桥”。②即今云南南华县西北沙桥镇。原属镇南县,民国时有县佐驻此。在今湖北省江陵县东草市。《
明置,在今贵州大方县东南鸡场。
一作炀岐山。在今江西萍乡市北七十里。《寰宇记》卷109袁州萍乡县:炀岐山“炀帝曾经此山,因此为名。有炀帝坛”。《舆地纪胜》卷28袁州:杨岐山“世传杨朱泣岐之所。有玉女殿,石中出五色气,谓之玉女披衣殿。
在今四川冕宁县南。明曹学佺《蜀中广记》卷34《边防纪》宁番卫:“元时于邛都之野立府,名曰苏州,……(国初)废为卫。降官为指挥。环而居者皆西番种,故曰宁番。城周凡二千丈,在建昌北百九十里,东连越巂卫界,
明洪武七年 (1374) 改黄平府置,属播州宣慰司。治所即今贵州黄平县西北四十里旧州镇。万历二十九年 (1601) 改为黄平州。明洪武七年(1374年)改黄平府置,治今贵州省黄平县西北旧州。属播州宣慰
在今江苏仪征市西。《宋史·河渠志六》:崇宁二年 (1103) 十二月,“诏淮南开修遇明河,自真州宣化镇江口至泗州淮河口,五年毕工”。今堙。
即今湖南龙山县东南四十五里茨岩塘镇。清设塘汛。光绪 《湖南通志》 卷30龙山县: 茨岩塘“南达永顺,北通川峡”。
在今四川冕宁县南境。一说在今西昌市一带。《明史·李应祥传》:万历中,“连昌逆酋曰安守、曰五咱、曰王大咱,与越巂、邛部、黑骨夷并起为乱。……黑骨与大咱已据相岭,焚三峡桥”。(1)在今安徽省郎溪县西。南宋
又名洮湖。在今江苏溧阳市东北、金坛市南之长荡湖。《晋书·苏峻传》:东晋咸和三年(328)苏峻既败,其将韩滉等奔张健于曲阿,“以舟军自延陵向长塘”。即此。古湖名。又称洮湖。即今江苏省金坛、溧阳二市之间长
在今辽宁沈阳城北郊,北陵公园内。清太宗皇太极昭陵在此。《清一统志·奉天府一》: 隆业山 “在承德县西北十里,昭陵在焉。自城东北叠层峦, 至此而宽平宏敞, 有包罗万象统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