弇口
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西金水河入长江口金口镇。《资治通鉴》: 南朝陈永定元年 (557),“王琳至弇口,……琳据东岸,安都据西岸,相持数日,乃合战,安都等大败”。胡三省注: “弇口,弇水入江之口,正对北岸大军山。”
即弇水(一作塗水,今名咸河、金河)入长江之口。在今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金口镇西。南朝陈永定元年(557年)王琳败擒侯安都、周文育等于此。
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西金水河入长江口金口镇。《资治通鉴》: 南朝陈永定元年 (557),“王琳至弇口,……琳据东岸,安都据西岸,相持数日,乃合战,安都等大败”。胡三省注: “弇口,弇水入江之口,正对北岸大军山。”
即弇水(一作塗水,今名咸河、金河)入长江之口。在今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金口镇西。南朝陈永定元年(557年)王琳败擒侯安都、周文育等于此。
即今四川铜梁县东巴川河。《方舆纪要》卷69铜梁县“马滩河”条:“巴川河在县治南,水流曲折如巴字。”《清一统志·重庆府一》 “赤水河”条:“巴川河源出龙透山东北二十里, 至铜梁城北,环绕县治如巴字,穿城
在今广东三水市。《清一统志·广州府》:西南潭“在三水县(治今河口镇城内村)东十八里。江水所汇也。商船多泊于此。其南有老沙洲,一名动星洲”。
唐武德三年 (620) 置,属辰州。治所在今湖南麻阳苗族自治县东黄桑乡旧县。北宋熙宁中移治今麻阳苗族自治县西南锦和镇,属沅州。元属沅州路。明属沅州。清属沅州府。民国初属湖南辰沅道。1922年直属湖南省
在今安徽淮南市东北。《方舆纪要》 卷21怀远县: 柳滩驿 “在县南七十里,为南达寿州之中道”。
1928年析上海县北部、宝山县西南部等地置上海特别市。1930年改为上海市,直隶国民政府行政院。简称沪、申。中央直辖市。在中国东部沿海的中段、长江出海处。面积6340平方千米(市辖区5299平方千米,
即今四川蓬溪县西南九十里红江镇。《清一统志·潼川府二》: 康家渡盐课司 “在蓬溪县。本朝乾隆元年置”。民国改设县佐。1985年改置红江镇。
一作贝德勒克河、拜达里克河。在清外蒙古赛音诺颜部西境。即今蒙古国巴彦洪戈尔省的拜达里格河。《清一统志·喀尔喀》: 查克拜达里克河 “源出枯库岭南,南流。其西北有查克河。南流二百余里,经库冷白尔齐尔之地
今广西陆川县南陆川河东支流龙化水。《元丰九域志》卷9:陆川县有龙化水。《清一统志·郁林府》:龙化江“在陆川县南四十里。源出大这山,名平南江。西南流十里,又名龙化江。复西流入乌江”。唐龙化县以此水名。
即素馨斜。又名内人斜。在今广东广州市西南花地。清屈大均《广东新语》卷19:素馨斜“又名曰花田。方信儒诗:千年艳骨掩尘沙,尚有余香入野花;何似原头美人草,风前犹作舞腰斜”。
即今安徽宣州市北百余里狸桥镇。清光绪《宣城县志》 卷4: 狸头桥 “在蒋山。里人徐凤建”。丁文江 《中华民国新地图》 安徽宣城县东北固城湖有狸头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