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城
唐南诏置,属通海都督。即今云南建水县。《元史·地理志》: “每秋夏溪水涨溢如海,夷谓海为惠, 为大, 故名惠, 汉语曰建水。” 宋大理属秀山郡。元改建水州。
唐南诏置,属通海都督。即今云南建水县。《元史·地理志》: “每秋夏溪水涨溢如海,夷谓海为惠, 为大, 故名惠, 汉语曰建水。” 宋大理属秀山郡。元改建水州。
在今江西玉山县南。《舆地纪胜》卷21信州:水南山“在玉山县溪南。俗呼大王山,又呼武安山。并溪多石山。巅有浮图,有超览亭。山半有半山亭”。《清一统志·广信府一》:武安山“在玉山县南二里。脉自闽来,蜿蜒起
在今印度西海岸喀拉拉邦的坎纳诺尔附近。明 《郑和航海图》 有歇立。
即今山东曹县西北三十五里砖庙镇。清光绪 《山东通志》 卷2 《舆图志》: 曹县西北有砖庙集。
即今黑龙江省宁安市南之哈蟆河。清光绪 《吉林通志》 卷22: 牡丹江 “又东过宁古塔城南,有哈玛河自南来注之。河出城南老松岭,两源岐发,曰二道河,曰三道河,合西北流,折而北,庙儿岭水自西来注之,又北受
一名恢河、马邑川。在今山西宁武县南。《方舆纪要》卷44朔州:灰河在“州南三里。源出宁武军山口,北流至洪崖村,伏流十五六里涌出,经城南至马邑县入桑干河”。古水名。即今山西省朔州市桑干河支流恢河。《续资治
即今福建漳浦县东南月屿。明洪武二十年(1387)移青山巡司于此。清初废。
明置,即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西南三道关。《方舆纪要》 卷37辽东都司: 鸦鹘关 “在司东南三百三十里,其东有喜昌口”。《明史· 李如柏传》: “杨镐四路出师,令如柏以一军出鸦鹘关。” 即此。在今辽宁省
宋大理置,属秀山郡。在今越南莱州省黑河两岸一带。元改置宁远州。
①在今福建同安县东北。《方舆纪要》卷99泉州府同安县:北辰山在“县东二十五里。高耸若拱北辰。上有岩,岩侧有十二龙潭”。王闽时为北镇。②在今贵州黄平县北。《清一统志·镇元府》:北辰山“颇高耸。相近又有五
即今四川郫县西北安德镇。清雍正《四川通志》卷22下郫县:“安得铺在县西二十五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