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
城名。在今辽宁义县西北。《资治通鉴》:东晋咸和八年(333),慕容皝讨宇文逸豆归,“军于广安,逸豆归惧而请和”,即此。
古城名。在今辽宁省义县西北。《资治通鉴》:东晋咸和八年(333年),慕容皝讨宇文逸豆归,“军于广安,逸豆归惧而请和”,即此。
城名。在今辽宁义县西北。《资治通鉴》:东晋咸和八年(333),慕容皝讨宇文逸豆归,“军于广安,逸豆归惧而请和”,即此。
古城名。在今辽宁省义县西北。《资治通鉴》:东晋咸和八年(333年),慕容皝讨宇文逸豆归,“军于广安,逸豆归惧而请和”,即此。
古国名。在今泰国中部班塔欣一带。自宋崇宁二年 (1103) 至元大德三年 (1299) 同中国有友好关系,互遣使节往来。南宋赵汝适 《诸蕃志》 卷上“真腊国” 条: 罗斛为其属国。元汪大渊 《岛夷志略
唐万岁通天元年(696)改无终县置,属幽州。治所即今河北玉田县。后属蓟州。清属遵化直隶州。民国初属直隶津海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在河北省东部,邻接天津市。属唐山市。面积 1169.3 平方千米。人
即今四川通江县东北瓦室镇。清道光《通江县志》卷2:瓦石铺“离城五十里”。1933年川陕省瓦室市苏维埃驻此。
在今湖北监利县东南四十八里朱河镇。清雍正十年(1732)移瓦子湾巡司于此。乾隆五十六年(1791)裁,改主簿。
明置,在今云南永平县东。《方舆纪要》卷118永平县:永平驿“在县治东五里”。
在今湖南安化县东资江中。《清一统志·长沙府一》“印文石”条:印心石“两岸岩峙如门,此石四面独方,浮出于石门潭内,俨如一印”。道光十六年(1836), 邑人陶澍摹宣宗御书“印心石室”四字于资江南岸之西崖
即今新疆乌恰县东北之苏约克 (恰克马河)。《清一统志 · 喀什噶尔 》: 博罗和硕河“在喀什噶尔东北,玉斯屯阿喇图什西南二十里。源出西北山中,东南流过阿喇图什而止,不通大河”。
在今湖南保靖县西南,接花垣县界。清严如熤 《苗疆险要考》 谓 “崇山复冈,径崎岖,中有小坪,颇为平坦”。(1)在今湖北省来凤县西南酉溪水西岸。清时屯兵戍守。(2)在今湖南省保靖县西南。清置千总驻防。
①北宋崇宁四年(1105)升宁河寨置,属河州。治所在香子城(今甘肃和政县)。元属河州路。明洪武初废,五年(1372)复置,十二年(1379)又废。②清雍正九年(1731)改梁城千户所置,属顺天府。治所
亦作白都讷厅。清嘉庆十五年(1810)置,属吉林将军。治所在伯都讷城(今吉林松原市)。光绪八年(1882)移治孤榆树屯(今吉林榆树市)。辖境约当今吉林松原、榆树二市地。三十二年(1906)升为新城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