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府
明洪武七年(1374)改广元路置,属四川行中书省。治所在绵谷县(今四川广元市)。九年(1376)降为广元州。
明洪武四年(1371年)改广元路置,治绵谷县(今广元市)。属四川省。辖境相当今四川省平武、梓潼等县以东,南部、平昌等县以北,通江县以西和陕西省略阳、勉县、宁强等县地。九年降为州,并省州治入州。属保宁府。十三年复置绵谷县,二十二年再省州治入州,并降州为县。
明洪武七年(1374)改广元路置,属四川行中书省。治所在绵谷县(今四川广元市)。九年(1376)降为广元州。
明洪武四年(1371年)改广元路置,治绵谷县(今广元市)。属四川省。辖境相当今四川省平武、梓潼等县以东,南部、平昌等县以北,通江县以西和陕西省略阳、勉县、宁强等县地。九年降为州,并省州治入州。属保宁府。十三年复置绵谷县,二十二年再省州治入州,并降州为县。
1914年改定远县置,属四川嘉陵道。治所在今四川武胜县西南三十里中心镇。《地学杂志》1914年第7、8号载 《拟改各省重复县名呈文并批》称: “该县于元至元间复置武胜军,县东又有武胜山。” 故名武胜县
北宋置,属滏阳县。在今河北磁县北二十里。范成大《揽辔录》:台城镇“故城延袤十数里,城中有灵台坡陀,邯郸人春时倾城出祭赵王歌舞台上。城旁有廉颇蔺相如墓”。(1)在山西省五台县西部。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8
南朝梁置,属南梁北巴州。治所在南部县(今四川南部县)。辖境相当今四川南部县地。西魏改为新安郡。南朝梁时置,治南部县(今属四川)。辖境相当今四川省南部县及阆中市南。北周闵帝元年(557年)废。
亦作武东山,又名南山。在今四川射洪县西北四十七里武东乡境。《舆地纪胜》卷154潼川府:东武山“在射洪县东十里。唐置道观于此,遗址犹存。唐《陈伯玉集》后云:陈方庆本颖川人。好道墨子五行,秘书白虎九变,隐
即今山东栖霞县东北臧家庄镇西南马陵冢。1941—1953年山东革命根据地置栖东县治此。
又作弼勒图河。在今俄罗斯萨哈林岛(库页岛)北部。清光绪《吉林通志》卷23库页岛之水:“弼勒图河,出图克苏呼山东麓,合三源,径弼勒图噶珊南,东流入海。”
唐帆延国都城。在今阿富汗喀布尔市西巴米安。龙朔元年 (661) 为写凤州都督府治所。本帆延国都。在今阿富汗喀布尔西北巴米扬。唐置写凤都督府治此。属安西都护府。
即今广东饶平县。《清一统志·潮州府》:小江盐场“在饶平县东南黄冈镇。明置盐课司,管四栅:黄冈迤东为大港栅,又东为高桯栅,又东为大桯栅,又东为柘林栅。今仍置盐课司”。1952年饶平县迁治于此。在今广东省
在今四川邛崃市东四十里。《寰宇记》卷75依政县:有“牙江水”。《方舆纪要》卷71邛州“邛水”条内:“牙江在州东四十里,源出大邑县凤凰山,东南流至州东合于邛水。其合处有石如象牙,因名。”
为晋墓。在今河南洛阳市老城西关外周公庙北墙外。1936年夏被盗掘发现,出土石质墓志一块和金质女头饰数件,铜质镶玉腰带一根。1979年又一次进行了发掘。裴祗在 《晋书》 中无传,据墓志称: “晋故大司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