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沁塘拉冈里
即今西藏境内念青唐古拉山。清乾隆《西域同文志》卷19:“西番(藏)语:年沁,灵应之意。塘,甸也。拉,神也。冈里,雪山也。山间有草,多积雪,而其神又能灵应也。”
即今西藏境内念青唐古拉山。清乾隆《西域同文志》卷19:“西番(藏)语:年沁,灵应之意。塘,甸也。拉,神也。冈里,雪山也。山间有草,多积雪,而其神又能灵应也。”
亦名鹅哺岭。即今广东海丰县西南一百里鹅埠镇。明嘉靖四十年 (1561) 置巡司于此。
即今河南光山县东南六十里白雀镇。明嘉靖《光山县志》卷1:白雀园集“每月凡二日会于此”。在今河南省光山县东南、双轮河西岸。
清乾隆四十年 (1775) 筑,在今新疆奇台县东南九十里老奇台镇。四十一年 (1776) 置奇台县于此。光绪十五年 (1889),县徙治古城 (今奇台县),而设屏营驿于此。
即今湖北孝感市孝南区东南杨马湖。《清一统志·汉阳府一》:羊马湖“在孝感县东南二十里。东西二湖,县东北诸山之水皆汇焉”。
在今湖北省钟祥市南五十里。《舆地纪胜》 卷84郢州: 放鹰台 “在城南薮泽间,四望空阔,极目千里,而台居其中。旧传楚武王游猎放鹰于此。今尚存”。
明洪武七年(1374)改平头著可通达等处长官司置,属思南宣慰司。治所即今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西南平头乡。永乐十二年(1414)属乌罗府。正统三年(1438)改属铜仁府。清嘉庆二年(1797)改属松桃厅。
在今河南嵩县东。《方舆纪要》卷48嵩县:白杨关“有戍兵”。
在今河南中牟县西及郑州东。《周礼·职方》: “河南曰豫州,其山曰华,薮曰圃田。” 《尔雅·释地》: “郑有圃田。” 《水经· 渠水注》: 圃田泽 “在中牟县西,西限长城,东极官渡,北佩渠水,东西四十许
(臺) 山 ①在今山西襄垣县南。《水经·浊漳水注》: “漳水历鹿台山与铜鞮水合。” 《方舆纪要》卷42襄垣县: 鹿台山 “在县南二十里,下临浊漳水,高耸如台,因名”。②在今河南汝州市北二十里。《方舆纪
明宣德五年(1430)分海盐县置,属嘉兴府。治所即今浙江平湖市。《清一统志·嘉兴府一》:“县曰平湖,言地与湖平也。”民国初属浙江钱塘道。1927年直属浙江省。1991年改设平湖市。古旧县名。明宣德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