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嵎夷

嵎夷

尚书·尧典》: “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 关于嵎夷的解释有六: (1) 孔传: “ 《禹贡》青州云: ‘嵎夷既略。’ 青州在东界外之畔,故云东表之地称嵎夷也。” (2) 《释文》: “马融曰: 嵎,海嵎也; 夷,莱夷也。” (3) 《后汉书·东夷传》: “夷有九种,曰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故孔子欲居九夷也。昔尧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盖日之所出也。……赞曰: 宅是嵎夷, 曰乃谷。 巢山潜海, 厥区九族。” 是以九夷为嵎夷。胡渭 《禹贡锥指》 谓即朝鲜。(4) 《说文》:“嵎山也,在辽西。从山,易声。一曰嵎銕旸谷也。”(5) 薛士龙 《书古文训》: “嵎夷,海隅诸夷,《虞书》旸谷之地,今登州也。” 于钦 《齐乘》 以宁海州 (今山东烟台市牟平区) 为 《禹贡》 嵎夷。(6) 东坡 《书传》 以为嵎夷当在东方海上。《海州文献录·考证录》 载萧山王良士探求旸谷嵎夷时称: “吾尝船海自碣石登莱,穷沙门数十岛,登成山之罘,憇息琅邪遵海而南求,所谓嵎夷旸谷者不可得……而云台在海中,周二百里,为嵎夷无疑。东磊面东为谷,四时旭日所照,奇峰怪壑,异草仙花,必羲和所居之旸谷也。”


猜你喜欢

  • ?陵县

    东汉改傿陵县置, 属颍川郡。 治所在今河南鄢陵县西北十八里古城村。北魏改为鄢陵县。北齐废。隋开皇中复置鄢陵县,属许州,徙今鄢陵县。十六年 (596) 为洧州治。大业初属颍川郡。唐武德四年 (621)

  • 夫子山

    在今河北隆尧县西。《清一统志·顺德府一》:夫子山“在唐山县(按:今隆尧县西南尧山)北十里。一名孔冈。出文石五采。元孔璠自曲阜移居于此,许衡又于此建学讲艺”。

  • 白石村

    即今福建长汀县治汀州镇。唐大历四年(769)汀州及长汀县自东坊口(今长汀县东北东街)徙治于此。

  • 圁阳县

    ①即圜阳县。西汉置,属西河郡。治所在今陕西神木县东南秃尾河北岸。《水经·河水注》:圁水 “又东径圁阴县北,汉惠帝五年立……又东径圁阳县南,东流注于河”。东汉末废。②即西汉圜阳县。在今陕西神木县南秃尾河

  • 金线泉

    ①在今山东济南市趵突泉东数十米。元好问 《济南行记》: “金线泉,有纹若金线,夷犹池面。”又 《方舆纪要》 卷31历城县载: “金线泉在城西。石甃方池,泉乱发其下,东注城濠,澄澈见底,波心南北有金线一

  • 羊牧隆城

    北宋天禧元年(1017)筑,在今宁夏西吉县东南将台乡南火家集。《宋史·夏国传》:庆历元年(1041),任福、桑怿等击西夏,“福与怿循好水川西去,未至羊牧隆城五里, 与夏军遇……宋师大败”。庆历三年(1

  • 博望

    在今山东茌平县西。《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齐宣王二年 (前318),“三晋之王皆因田婴朝齐王于博望,盟而去”。即此。古邑名。战国齐邑。在今山东省茌平县西北。齐宣王二年(前318年),三晋之王皆因田婴

  • 仓子埠镇

    即今湖北新洲县西三十八里仓埠镇。民国《湖北通志》卷73《兵事》:清同治二年(1863)九月,捻军“东走黄冈,掠舟仓子埠”。

  • 文井江

    ①即今四川岷江西支流西河。东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江原县,郡西,渡大江,滨文井江,去郡一百二十里。”②即今四川邛崃市之邛崃河(南河)。《水经·江水注》:江水“又与文井会,李冰所导也。自笮道与濛溪

  • 萧城

    ①在今安徽萧县西北。《魏书·地形志》:萧 “有萧城”。《梁书·兰钦传》: 大通元年(527),“攻魏萧城,拔之”。即此。②在今山东冠县北馆陶东南五里。《清一统志·东昌府二》: 萧城 “宋景德元年,辽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