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崔庙镇

崔庙镇

即今河南荥阳市南二十六里崔庙镇。民国《续荥阳县志》 卷1: 县城南有崔庙镇。


(1)在河北省阜城县东部。面积89.5平方千米。人口4.4万。镇人民政府驻崔家庙。因崔姓主管当地庙会,故名。1958年属王集公社,1962年建崔家庙公社,1984年建乡,1998年改崔庙镇。产小麦、玉米、谷子及鸭梨。有木器、卫生香等厂。阜码公路经过。(2)在河南省荥阳市南部。面积85平方千米。人口5.1万。镇人民政府驻崔庙,人口6320。原名崔家庙,因明四川右布政使崔义于此修建庄园及庙宇而得名。1958年建崔庙公社,1961年改区,1963年复公社,1983年改乡,1993年置镇。主产小麦、玉米、大豆、油菜籽等,特产柿饼、金银花。崔庙柿子闻名。矿产有煤、铝土、耐火材料等。有水泥、重型机械、建材、果酒、石灰、针织机械、粮油机械、机电设备等厂。须刘、荥新公路经此。


猜你喜欢

  • 拉尔吉土司

    一作克拉尔济土司。清雍正时置,属西宁办事大臣。为玉树四十族之一。驻牧地在今青海玉树县西南境。乾隆 《西宁府新志》 卷19 “塞外贡马番族” 中,有 “住牧多洛尼托克地方拉尔吉族”。清末并入安冲土司。

  • 野川镇

    即今山西高平县西野川乡。《清一统志·泽州府》: 野川镇 “在高平县西南二十里”。在山西省高平市中西部。面积93.1平方千米。人口2.4万。镇人民政府驻大野川,人口2760。地处许河谷地,土肥草绿,地旷

  • 杨水

    即阳水。今山东青州市南阳河。《宋书·索虏传》:虏围青州,刺史竺夔“于杨水口两岸设伏”。《水经·淄水注》 杨守敬《疏》谓即阳水。

  • 石柱城

    在今湖南慈利县境。《舆地纪胜》卷70澧州:石柱城,“《类要》:在慈利县。山崖有石,耸立如柱”。

  • 柳江道

    1914年由原柳江道袭置,属广西省。治马平县 (今广西柳州市)。辖境约当今广西南丹、河池、宜山以东,三江、融安、鹿寨、象州以西,忻城、合山、来宾以北地区。1928年废。1913年2月改柳州府置,治马平

  • 紫蓬山

    又名良余山、李陵山。俗称连枷山、蓝家山。在今安徽肥西县西。《水经·肥水注》: “肥水出良余山,俗谓之莲枷山。” 杨守敬认为良余山即紫蓬山,亦即 《寰宇记》 所称蓝家山。《方舆胜览》 卷48庐州: 紫蓬

  • 无为镇

    即今安徽无为县。《寰宇记》卷126无为军:“本庐州巢县之无为镇,即曹操征孙权筑城于此。攻吴无功,因号为无为城。城临濡须水上壖也,寻为无为监,为江淮之要津。”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于此置无为军。

  • 拨换城

    又称大拨换城或威戎城。即今新疆温宿县东扎木台乡喀什艾日克村古城。汉为姑墨国,唐初属龟兹国。贞观二十二年 (684),阿史那杜尔率大军攻龟兹,擒其王诃黎布失毕于此,后于此置姑墨州。《新唐书·地理志》:

  • 成都尹

    东汉建武元年(25)公孙述据蜀,改蜀郡置。治所在成都县(在今四川成都市)。十二年(36)复为蜀郡。东汉建武元年(25年)以蜀郡改置,治成都县(今四川成都市)。十二年复为蜀郡。

  • 高望山

    ①在今山东莱州市东南十五里。《方舆纪要》 卷 36 掖县: 高望山 “峰峦秀特,可以望远”。②一作高望界。在今湖南古丈县东北。《清一统志·永顺府》: 茶溪 “源出高望山”。③在今广东广宁县西南五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