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塘驿
在今湖南辰溪县南三十里。《清一统志·辰州府二》:山塘驿“有集。旧有驿丞。今裁”。
在今湖南辰溪县南三十里。《清一统志·辰州府二》:山塘驿“有集。旧有驿丞。今裁”。
1913年改归顺府置,属广西镇南道。治所即今广西靖西县。以地处广西西部边境,毗连安南 (今越南),取西鄙安宁之义。1928年直属广西省。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属百色市。面积 3331 平方千米。人口5
在今河南三门峡市东十余里黄河北岸的龙岩村附近,今已沦入水库中。《资治通鉴》: 唐开元二十二年 (734),转运使裴耀卿因三门峡险阻,常有覆舟之患,在 “三门东置集津仓,西置盐仓,凿漕渠十八里以避三门之
即可失哈耳。今新疆喀什市。《蒙兀儿史记·成吉思汗纪》:太祖十三年(1218),令降将曷思麦里传乃蛮主曲出律首级,“徇下乞思合儿、兀里羌、兀丹”。见“疏勒国”。
明崇祯三年 (1630) 于废永宁宣抚司置同知,属叙州府。治所在今四川叙永县东城。雍正五年(1727) 废,八年 (1730) 复置,乾隆元年 (1736)升为叙永直隶厅。辖境相当今四川叙永、古蔺二县
又名奕山。在今山东诸城市东南三十里。《水经·潍水注》: 密水 “西源出奕山,亦曰鄣日山,山势高峻,隔绝阳曦。晏谟曰,山状鄣日,是有此名”。
指今南海东部。为自大食至中国航行所经七海之最后一海。《初学记》卷6引谢承 《后汉书》 曰:“交阯七郡贡献,皆从涨海出入。”古代指相当今中国南海至爪哇海一带,或泛指东南亚一带海域。《初学记》卷六引谢承《
西汉置,初属鄣郡,元封二年(前109) 属丹阳郡。治所在今安徽繁昌县西北。西晋属宣城郡。东晋宁康初 (373) 改名阳谷县,寻废。
一名饶河。即今安徽东至县南境龙泉河。《清一统志·池州府一》:饶河“一名龙口河,在建德县南九十里。其源有三,至县南百里,汇为昭潭,合为龙口河。迤入江西饶州府之独山湖”。
春秋时卫邑。在今山东阳谷县东陶城铺。《春秋》: 桓公十年 (前702),“秋,公会卫侯于桃丘,弗遇”。杜注: “桃丘,卫地。济北东阿县东南有桃城。” 《方舆纪要》 卷33载: “汉高封功臣刘襄为桃侯,
在今浙江余姚市东。《方舆纪要》卷92余姚县:卤池汇“在县东南八里,即姚江所汇也。江流至此,纡回数曲,每曲约十余里,数曲间陆行不过十余里,而舟行则数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