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尧庙

尧庙

即尧祠。在今山西临汾市南五里尧庙村。《魏书·高祖纪》:太和十六年(492),“诏祀唐尧于平阳”。《水经·汾水注》:“汾水又南径平阳县故城东……水侧有尧庙,庙前有碑。《魏土地记》曰:平阳城东十里,汾水东原上有小台,台上有尧神屋石碑。”《元史·世祖纪》:中统四年(1263)六月,“建尧庙于平阳,仍赐田十五顷”。


在山西省临汾市南。相传陶尧建都平阳(今临汾),有功于民,后人为祭祀尧王所建。始建于晋,历经重修,现存为清代遗物。布局疏朗,前有山门,碑列两侧,内有五凤楼、尧井亭、广运殿、寝宫等。尧王与四大臣宰被喻为五凤,“一凤升天,四凤共鸣”,五凤楼因此得名。尧井传为尧王所掘,为记其功,上筑井亭一座。广运殿面宽九间、进深六间,重檐歇山顶,高达27米,形制宏伟壮丽。殿周有廊环峙,柱础雕刻工精,殿内金柱肥硕,直通上层檐下,雄健的础石上雕云龙盘绕,蜿蜒自如。龛内塑有尧王像及侍者。庙内存有碑碣十余通,载陶尧功绩及庙宇建造经过。庙东北筑有尧陵,庙南存有“茅茨土阶”石刻。

尧 庙 广 运 殿


猜你喜欢

  • 东井

    在今广西贵港市东北。《舆地纪胜》卷111贵州:东井“在州东北二里。中有怪石,踊跃而出,流入地,出上郭石口。江施诗云:深随石窦千寻去,远自云峰十里来”。《清一统志·浔州府》:东井“水从怪石涌出,流入石底

  • 四十八溪

    ①即今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西南普觉镇。《方舆纪要》卷122铜仁府平头著可司:四十八旗(溪)屯军“在司东南(按,应为西南)。为湖广军民杂处之地,嘉靖中议筑堡于此,恃为险囤。不果”。《清一统志·松桃厅》 作

  • 寿宁军

    北宋政和六年(1116)改直州羁縻州置,属茂州。治所在今四川茂县西。《宋史·地理志》 茂州:“寿宁砦,本羁縻直州,政和六年建寿宁军,在大皂江外,距茂州五里。”政和八年(1118)改为寿宁砦。宣和三年(

  • 蚕沙口

    又名蚕丛口。在今河北滦南县南六十里。旧为陷河入海处。《方舆纪要》 卷17滦州: 陷河 “源出州西南五十里于家泊,汇大小群川,至蚕丛口入海”。

  • 大都路

    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改大兴府置,为中书省治。治所在大兴、宛平二县(今北京市)。辖境相当今北京市辖区县及河北怀来县及涿州、霸州二市以东,北京延庆及长城以南,遵化、丰南二市以西,武清、大城县以北地区

  • 崇礼设治局

    1934年置,属察哈尔省。治所在今河北崇礼县东北太平庄。1936年改设崇礼县。1934年由张北县析置,治今河北省崇礼县太平庄。1947年升县,隶察哈尔省。

  • 常熟县

    南朝梁大同六年 (540) 析海虞县置,属信义郡。治所在今江苏常熟市南。隋开皇九年 (589)移治原南沙县城 (今常熟市西北五十里)。大业初属吴郡。唐武德七年 (624) 又移治海虞城 (今常熟市),

  • 市湖

    在今江西余干县城南。《清一统志·饶州府一》:市湖“在余干县治前,余水入此。《省志》:市湖中有越水,不与众水相混,唐陆羽取以煮茶,谓味似镜湖水”。

  • 孝妇水

    古为陇水,又作笼水。源出今山东淄博市博山城西南凤凰山,北流经邹平,至桓台县入小清河。《寰宇记》卷19引《舆地志》说:“齐有孝妇颜文姜事姑孝养,远道取水不以寒暑易心,感得灵泉生于室内。文姜尝以缉笼盖之,

  • 雁门山

    ①在今山西阳高县西北。《山海经·北次三经》: 碣石之山 “又北,水行五百里至于雁门之山, 无草木”。 《水经·㶟水注》: 雁门山 “雁出其门, 在高柳北, 高柳在代中, 其山重峦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