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秦置,为上党郡治。治所在今山西长子县西南八里。东汉末属上党郡。北魏移治今长治县东北十五里西故县。北齐废。②隋开皇十八年(598)改寄氏县置,属潞州。治所即今山西长子县。大业初属上党郡。唐属潞州。北宋
西汉元鼎六年 (前111) 置,属越嶲郡。治所在今四川冕宁县西,三国蜀汉时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四川省冕宁县境。属越嶲郡。三国蜀废。
①在今江西湖口县东北。《清一统志·九江府》:杨山“在湖口县北三十里。其连峙者有峡山,俗名望雨山”。②在今湖南常德市北三十里。《水经·沅水注》:“沅水又东入龙阳县,有澹水,出汉寿县西杨山。”③在今湖南衡
唐天宝十二年(753)析宜君县西北升平等三乡置,属坊州。治所在今陕西宜君县西北三十五里。以乡为名。北宋熙宁元年(1068)废。
①北宋置,属平阴县。在今山东长清县东南界首乡。南与泰安市交界,故名界首。②即今江苏高邮市北五十里界首镇。明置界首驿。清置巡司于此。(1)古镇名。在今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南、与泰安市交界处。北宋属平阴县。
即今湖北鹤峰县东六十里五里镇。清有把总驻守。1931年4月,中共湘鄂边特委机关和长阳、五峰、鹤峰、石门、桑植五县联县政府设此。
在今北京市通县东南张家湾南枣林庄。《元史·文宗纪》: 致和元年 (1328),上都兵也先帖木儿军破通州,燕铁木儿与 “战于檀子山之枣林”;又 《顺帝纪八》: 至正十八年 (1358),毛贵攻漷州,“至
元至元十五年 (1278) 改泉州宣慰司置,治所在泉州路 (今福建泉州市)。辖境相当今福建省。十八年 (1281) 迁治福州路 (今福建福州市),次年还治泉州路。二十年 (1283)复迁治福州路。大德
1941年伪满置,省会在四平街市(今吉林四平市)。辖境相当今吉林四平、梨树、长岭、海龙、东辽、东丰、辽源、长岭及辽宁开原、西丰、昌图等市县地。1945年日军投降后废。
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郊、大黑河南岸。为西汉时远嫁匈奴单于和亲的王昭君之墓。墓体为覆斗形封土堆,高33米,由人工夯筑。墓前有平台及阶梯相连,墓前、墓顶各建有亭。墓草青青,树木参天。远望呈青黛色,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