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寒山

寒山

①在今江苏吴县西。《清一统志·苏州府一》: 寒山 “本支硎山之支峰,明处士赵宦光隐此,筑小宛堂,后为僧舍。庭前老梅相传宦光手植,芙蓉泉出其旁”。

②在今江苏徐州市东南十八里。《晋书· 刘遐传》: 东晋建武初,沛人周抚以彭城叛降石勒,“诏遐领彭城内史,与徐州刺史蔡豹、太山太守徐龛共讨抚,战于寒山,抚败走”。又 《资治通鉴》:南朝梁太清元年 (547),“上命萧渊明堰泗水于寒山以灌城,俟得彭城,乃进军与侯景犄角。癸卯,渊明军于寒山,去彭城十八里,断流立堰”。皆此。

③在今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南五里。《方舆纪要》 卷109思恩县: 寒山 “山高多风,土人谓之寒坂”。

④在今广西玉林市西北三十里。《舆地纪胜》 卷121郁林州: 寒山,“ 《九域志》 云: 南越王尉佗,遣人入山采橘,七日方回,问其故,云: 山中大寒,不得归。故名”。

⑤在今四川巫山县东。《明一统志》 卷70夔州府: 寒山 “在巫山县东五十里。垂岩千层,绝壁万丈,其势高寒。《荆州记》: 寒山九坂最为险峻”。


古山名。在今江苏省徐州市东南。《资治通鉴》:东晋太兴二年(319年),彭城内史周抚降石勒,为刘遐等所破,斩于寒山,即此。


猜你喜欢

  • 马山口镇

    即今河南内乡县东北五十里马山口镇。清设巡司于此。在河南省内乡县东部。面积283.6平方千米。人口5.2万。镇人民政府驻马山口,人口5850。因地处马山东麓,故名。1958年建公社,1984年改乡,19

  • 逢陵县

    南朝宋置,属济南郡。治所在今山东淄博市西南王村镇之东南。北齐省。元于钦 《齐乘》 卷4: “逢伯陵,商之诸侯,封于齐,薄姑氏代之,后太公又代之。逢蒙、逢丑父皆其后。或曰: 此即丑父之邑也。”古县名。南

  • 八达河

    即今云南曲靖市东南及广西西北、与贵州交界之南盘江。《清一统志·曲靖府》:八达河“源出沾益州花山洞,南流经南宁县东北,为潇湘江。又南至陆凉州,汇为中埏泽,折而西为大赤江”。又《清史稿·地理志》 泗城府西

  • 长利县

    西汉置,属汉中郡。治所在今湖北郧西县西南。东汉废。西晋太康四年(283)复置,属魏兴郡。五年(284)废。隋义宁二年(618)复置。唐初属上州,贞观元年(627)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湖北省郧西县西

  • 海宝塔

    亦称赫宝塔、黑宝塔。俗称北塔。在今宁夏银川市北部。相传十六国时赫连勃勃 (5世纪初)重修。明万历 《朔方新志》 载: “黑宝塔,赫连勃勃重修。” 清康熙四十八年 (1709) 和乾隆三年十二月 (17

  • 凤山营

    即今四川会理县西南凤营乡。清同治《会理州志》卷9:凤山营在“州治南六十里”。清有外委驻防。

  • 涡州

    ①北魏置,治所在涡阳城 (今安徽蒙城县东北涡河北岸刘寨村。后移今蒙城县)。景明中改为涡阳郡。②唐武德四年 (621) 置,治所在下蔡县 (今安徽凤台县)。辖境相当今安徽凤台县地。八年 (625)废。(

  • 岭南西道

    唐方镇名。咸通三年 (862) 分岭南节度使西部地置,治所在邕州 (今广西南宁市南二里郁江南岸)。辖境相当今广西大部及越南北部地区。后号建武军。唐方镇名。咸通三年(862年)分岭南节度使西部地置,治邕

  • 天成山

    即今福建漳州市南名第山。《方舆胜览》卷13漳州:天成山“一曰名第山,后有周、潘书堂遗基”。唐元和中,郡人周匡物、潘存实先后举进士,宪宗敕改今名。

  • 毕齐克齐司

    即今内蒙古土默特左旗东毕克齐镇。清属归化城厅,乾隆三十年(1765)设巡司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