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定阳县

定阳县

①秦置,属上郡。治所在今陕西延安市东南固县镇。东汉末废。

②东汉建安二十三年 (218) 分新安县置,属会稽郡。治所在今浙江常山县治东三十二里招贤镇。三国吴宝鼎元年 (266) 属东阳郡。南朝陈属信安郡。隋省。唐武德四年 (621) 复置,属衢州。武德八年(625) 废。

③北魏延兴四年 (474) 置,为定阳郡治。治所即今山西吉县。《元和志》 卷12吉昌县: 定阳县 “会有河西定阳胡人渡河居于此,因以为名”。北周为汾州治。隋开皇十六年 (596) 为耿州治。十八年改为吉昌县。

④北魏置,属敷城郡。治所在今陕西延安市东南。后废。

⑤南朝梁置,为北郢州治。治所在今湖北随州市西北。西魏改置安贵县。


古县名。(1)西汉置,治今陕西省延安市东南固县镇。属上郡。东汉末废。北魏复置。后废。(2)东汉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孙氏析新安县置,治今浙江省常山县西北琚家附近。属会稽郡。三国吴宝鼎元年(266年)后属东阳郡。隋省入信安县。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属衢州。八年废。(3)北魏延兴四年(474年)置,治今山西省吉县。《元和郡县志》慈州:“因有河西定阳胡人渡河居此,故名。”为定阳郡治。后又为南汾州、汾州、武城郡、耿州治。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为吉昌县。(4)南朝梁置,治今湖北省随州市西北。为北郢州治。西魏改名安贵县。


猜你喜欢

  • 阳平县

    ①西汉置,属东郡。治所即今山东莘县。东汉为侯国。三国魏属阳平郡。西晋永嘉后废。北魏太和二十一年(497)复置,北齐改为乐平县。隋开皇六年(586)复改阳平县,八年(588)改为清邑县。②南朝宋置,属鲁

  • 全州

    ①五代晋天福四年(939)分永州置,治所在清湘县(今广西全州县西)。明曹学佺《广西名胜志》卷1:“全州之名,本于湘山寺僧全真。”后周显德三年(956)移治今全州县。宋辖境相当今广西全州、灌阳二县地。元

  • 长冲哨

    即今贵州大方县西南长冲乡。《清一统志·大定府》:长冲哨“在毕节县境”。后入大方。

  • 月儿灭怯土

    一作欲儿陌哥都。在今蒙古国哈拉和林东南山区。《元史·宪宗纪》:宪宗五年(1255)“夏,帝幸月儿灭怯土”。在今蒙古国后杭爱省臣赫尔附近。蒙古宪宗四年(1254年)、五年、七年夏幸之地。

  • 前城

    春秋周邑。在今河南洛阳市龙门南,伊河东岸。《左传》: 昭公二十二年 (前520),“司徒丑以王师败绩于前城”。即此。《续汉书·郡国志》: 河南尹雒阳县 “有前亭”。古邑名。春秋周畿内邑。在今河南省洛阳

  • 松陉岭

    亦作松岍岭。在今辽宁建平县北、内蒙古老哈河东,沿河南北走向山脉。隋、唐时为奚族与契丹族游牧分界线。《新唐书·地理志》: “营州西北百里曰松陉岭,其西奚,其东契丹。”古山名。即今辽宁省建平县北、内蒙古自

  • 赵庄

    在今江苏宜兴市东南丁蜀镇东北。《方舆纪要》 卷25宜兴县: 赵庄在 “县南三十里,蜀山相对”。集镇名。在河北省藁城市区西北部。属张家庄镇。人口 7300。产小麦、玉米、棉花。有纺织、地毯、造纸等厂。通

  • 紫潭河

    即今湖北省东北部之倒水。《清一统志·黄州府一》: 紫潭河 “在黄安县南。《县志》,源出白沙关,至境内曰界河……由孙赞埠汇涨波湖入江”。

  • 固原卫

    明成化四年 (1468) 置,属陕西都司。治所即今宁夏固原县。弘治十五年 (1542) 改为固原州。

  • 上渣坝卓尼

    简称上渣坝司。在今四川道孚县南上扎坝。清康熙四十年(1701)置上渣坝卓尼土百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