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边县
唐开元十二年(724)置,属蔚州。治所即今河北蔚县。天宝元年(742)为安边郡治。至德二年(757)改为兴唐县。五代梁改名隆化县,后唐复名安边县。后晋改名灵仙县。
(1)古县名。唐开元十二年(724年)析灵丘县置,治今河北省蔚县。天宝初为安边郡治。至德二载(757年)改为兴唐县。(2)旧县名。陕甘宁边区设。1945年由陕西省定边县安边堡地区析置,治安边堡。县因以为名。1949年撤销,仍并入定边县。
唐开元十二年(724)置,属蔚州。治所即今河北蔚县。天宝元年(742)为安边郡治。至德二年(757)改为兴唐县。五代梁改名隆化县,后唐复名安边县。后晋改名灵仙县。
(1)古县名。唐开元十二年(724年)析灵丘县置,治今河北省蔚县。天宝初为安边郡治。至德二载(757年)改为兴唐县。(2)旧县名。陕甘宁边区设。1945年由陕西省定边县安边堡地区析置,治安边堡。县因以为名。1949年撤销,仍并入定边县。
宋置,属长汀县。在今福建长汀县南。《方舆纪要》卷98汀州府长汀县:屯驻军寨“在府南三里。宋建炎中,群寇扰乱,遣军讨捕,尝驻于此。绍兴十四年始创筑,元废”。
又作大原、太原。在今山西太原市一带。《春秋》:昭公元年(前541),“晋荀吴帅师败狄于大卤”。《榖梁传》:“中国曰大原,夷狄曰大卤。”即“大原(1)”。
后金崇德七年(1642)置,属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驻地在今内蒙古苏尼特左旗东南哈布其勒西南。1914年属察哈尔特别区,1928年属察哈尔省。1947年迁驻温都尔庙(今苏尼特右旗东南朱日和镇),划归内蒙古
一名王舍城。 南北朝时期西域哒国都城,在今阿富汗北部伐济腊巴德。《魏书·西域传》:哒国 “其王都拔底延城, 盖王舍城也。 其城方十里余,多寺塔,皆饰以金”。
①在今辽宁绥中县西。《辽史·地理志》:来州“有三州山”。《方舆纪要》卷37广宁前屯卫:三山“在卫西北三十里。高数千仞,三峰并秀”。②又名护国山、下三山。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南,长江东岸板桥浦西。《寰宇记》
1941年山东革命根据地由掖县南部析置,治夏邱堡 (今山东莱州市南夏邱镇)。1949年迁湾头村 (在今莱州市西南)。1956年撤销,并入掖县。(掖yè) 旧县名。山东抗日根据地及解放区设。1941年由
明成化十五年(1479)于花马池营置,属陕西都司。治所即今宁夏盐池县。正德元年(1506)改为宁夏后卫。明弘治七年(1494年)由花马池营改置,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正德元年(1506年)改置宁夏
在今山西静乐县南。《方舆纪要》 卷40静乐县: 周洪山 “在县西南七十里,巍峨奇秀,其西北十里有渥洼泉”。
明置,属澄迈县。在今海南省澄迈县东北老城镇。
西汉置,属辽东郡。为东部都尉治。治所在今辽宁凤城市东北三十五里大堡蒙古族镇古城。东汉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辽宁省凤城市东北大堡。为辽东郡东部都尉治。东汉初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