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安南都护府

安南都护府

唐六都护府之一。调露元年(679)改交州都督府置,治所在宋平县(今越南河内市)。由交州刺史充任都护。至德二年(757)改为镇南都护府,大历三年(768)复为安南都护府。辖境相当今云南红河、文山、广南等县以南,南抵越南平治天省界,东有广西那坡、靖西、龙州、宁明等县边境。咸通四年(863)移治海门镇(今越南海防省安阳县北,一说今广西合浦县西南)。七年(866)复还旧治。五代南汉后废。


唐都护府之一。调露元年(679年)改交州都督府置,简称安南府、安南,治宋平县(今越南河内市)。由交州刺史充都护。至德二载(757年)改名镇南,永泰二年(766年)又改安南。所领州、县时有变化。崔致远《桂苑笔耕》:“安南之为府也,巡属十二郡,羁縻十八州。”《新唐书·地理志》载属州十二,羁縻四十一州。辖境约相当今云南省红河、文山两自治州,广西壮族自治区那坡、靖西、龙州、东兴等县市边境及越南高平省广渊以西、以南地区,南抵今越南广平省横山与林邑(环王)接界,西界约在红河和黑水河之间,西南在今老挝北一带界陆真腊。大中后,北境渐入南诏,唐末约以今云南与越南边界为界。咸通元年十二月(861年)府治为南诏攻陷,三年收复。四年再陷,府废。旋复置,与交州寄治于海门镇(今越南海防市安阳北)。七年收复旧治,置静海军节度使,以节度使兼领都护。五代初节度使由当地首领充任,臣属南汉。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为南汉所有,大致以今中国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与越南边界为界。五代晋天福三年(938年),吴权击败南汉,次年称王,府遂废弃。宋初又曾封其王为安南都护,但已和唐代都护府不同。


猜你喜欢

  • 拉达克

    在今克什米尔地区。以境内有拉达克山、拉达克河而得名。藏语称其地为麻域、芒域,古为羊同国属,公元7世纪前期为吐蕃王朝 (约629—842)征服; 10世纪时吐蕃王室后裔于此建立政权,治所在今列城,为西藏

  • 吴公湖

    即吴翁湖。今江苏兴化市北蜈蚣湖。

  • 洮江州

    明永乐五年 (1407) 属三江府。治所在山围县 (今越南北部永富省临洮)。辖境相当今越南永富省西北部地。宣德二年 (1427) 以后地入安南。

  • 金凤渠

    唐咸亨三年 (672) 开,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新唐书·地理志》 邺县: “南五里有金凤渠,引天平渠下流溉田。”在今河北省临漳县南。唐咸亨三年(672年)引天平渠水下流至金凤台侧,又东出以溉田,故名

  • 吉州

    ①隋开皇中改庐陵郡置,治所在庐陵县(今江西吉水县北)。大业初复为庐陵郡。唐武德五年(622)改为吉州。永淳元年(682)与县治庐陵县同徙治今江西吉安市。天宝元年(742)改为庐陵郡,乾元元年(758)

  • 泓上

    春秋吴地,在今江苏吴县西南横山。《左传》: 哀公十三年 (前482),越伐吴,“吴大子友、王子地、王孙弥庸,寿于姚自泓上观之”。

  • 阿斯塔那古墓群

    在今新疆吐鲁番市东南八十里阿斯塔那村北哈拉和卓村东。为晋、唐高昌王国和唐西州居民的墓地。“阿斯塔那”哈萨克语意为“首府”。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俄、英、德、日等国的“探险者”曾在此进行盗掘,窃去我国

  • 绛州

    北周武成二年 (560) 改东雍州置,治所在龙头城 (今山西闻喜县东北二十八里),武帝移治柏壁城 (今新绛县西南二十里柏壁村),建德六年(577) 又移治玉壁城 (今稷山县西南十二里汾河南岸)。辖境相

  • 瑶山

    即今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大瑶山。《清史稿·地理志》 修仁县: “修江出西南瑶山界分水坳。”在广东省北部乐昌市、乳源瑶族自治县境。为瑶族聚居地,因名。山体呈南北走向,由变质岩、砂岩、石灰岩等构成。一般海拔

  • 东方山

    本名云峰山。即今湖北黄石市西东方山。《舆地纪胜》卷33兴国军:东方山“在大冶北三十里。《武昌志》云:汉东方朔之故隐也。今有东方寺,乃唐智隐禅师道场”。《明一统志》卷59武昌府:东方山“在武昌东界,故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