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北城
唐南诏置,为宁北节度驻地。在今云南洱源县东南二十二里,中所稍东。南诏后期属剑川节度。宋大理废。
南诏置,在今云南省洱源县东南中所。为北边防御吐蕃要塞,宁北节度治所。唐贞元十年(794年),侨治于浪人矣罗君旧宅,即今洱源县。不久复还旧城。十五年,“异牟寻谋击吐蕃,以邆川、宁北等城当寇路,乃峭山深堑修战备”(《新唐书·南诏传》),即指旧城。大理前期废。
唐南诏置,为宁北节度驻地。在今云南洱源县东南二十二里,中所稍东。南诏后期属剑川节度。宋大理废。
南诏置,在今云南省洱源县东南中所。为北边防御吐蕃要塞,宁北节度治所。唐贞元十年(794年),侨治于浪人矣罗君旧宅,即今洱源县。不久复还旧城。十五年,“异牟寻谋击吐蕃,以邆川、宁北等城当寇路,乃峭山深堑修战备”(《新唐书·南诏传》),即指旧城。大理前期废。
①唐南诏置,属拓东节度。治所在今云南晋宁县东北三十二里晋城镇。宋大理废为阳城堡部。元至元十二年 (1275) 复为晋宁州,属中庆路。明、清属云南府。1913年废为晋宁县。②金大定二十二年 (1182)
在今浙江萧山市东二十里螺山乡驻地新林周村。《方舆纪要》 卷92萧山县: 新林寨 “在县东二十里。宋置,与西兴、龛山、渔浦共为四寨,设兵戍守。今俱废”。
清置,属鄠县。即今陕西户县东北二十五里赵王镇。
明隆庆六年(1572)蒙古土默特部首领、明封顺义王俺答在其驻地建,万历三年(1575)赐名归化城(取“归附王化”之意)。蒙古名库库河屯(意为青城),俗呼大板升。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旧城。清代迭经扩建,
在今陕西凤县北三里。南宋陆游 《观秋夜感旧》 诗: “往者秦蜀间,慷慨事征戍,猿啼鬼迷店,马嘶飞石铺。” 《方舆胜览》 卷69凤州: “鬼迷店在大㪚关下。”在今陕西省凤县东北。南宋陆游有
辽会同三年(940)置,治所在咸康县(今辽宁北票市西南)。辖境相当今辽宁北票市附近地。应历元年(951)改为川州。五代时契丹置,治咸康县(今辽宁省北票市西南)。辖境约相当今辽宁省北票市一带。辽应历元年
贺兰山的古称。在今宁夏贺兰县西北贺兰山北段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互界。《汉书·地理志》北地郡廉县: “卑移山在西北。”
北宋置,属衡阳县。在今湖南衡阳县 (西渡镇) 西。
①在今山东平度市东北三十里。与天柱、大泽山相接。《寰宇记》 卷20胶水县: 嵖岈山 “其山形势嵖岈,因名”。②又名嵯峨山、莲花山、玲珑山。在今河南遂平县西五十里。《新唐书·李愬传》: 愬讨吴元济,“拔
①即灵隐山。在今浙江杭州市西。宋《淳祐临安志》卷8:武林山“又名曰灵隐山,曰灵苑,曰仙居。山上有五峰”。②在今浙江泰顺县东。明嘉靖《温州府志》卷2泰顺县:仙居山“去县东十里”。③在今江西黎川县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