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孝义镇

孝义镇

即今陕西渭南市东北四十里孝义镇。清《乾隆内府舆图》:渭南县东北有孝义镇。


(1)在山西省文水县中南部。面积38.9平方千米。人口2.7万。镇人民政府驻孝义,人口 5030。1949年属文水六区,1953年为孝义乡,1958年改灯塔公社,1961年改孝义公社,1984年改镇。产小麦、棉花等。林、牧、副、渔全面发展。有果品加工等厂。307国道经此。古迹有清市楼、宋梵安寺塔、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2)在河南省巩义市中北部、洛河东岸。市人民政府驻地。面积36.3平方千米。人口12.6万。镇人民政府驻孝义,人口6.5万。汉前称枣园。汉、魏间村人田氏三兄弟,遵父遗言,合财共居。待各成家室,析居之意渐起,堂前一株紫荆树,也欲一分为三。紫荆树忽然枯死,三兄弟树前恸哭,紫荆树遂复活如故,家人亦和好如初。村人感其孝让仁义,改村名为孝义。隋为孝义驿,唐为孝义乡,五代梁为孝义宫。清称孝义镇。1958年建孝义公社,1982年改城关镇。1963年巩县县治迁此。1991年起为巩义市治。1986年复名孝义镇。产小麦、玉米、豆类、花生等。有钢铁、化工、水泥、化肥、机械、金红石冶炼、制药等厂。陇海铁路、连霍高速公路、310国道经此。古迹有宋永昭陵、永厚陵、三田故里遗址等。(3)在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东北部。面积49平方千米。人口2.3万。镇人民政府驻孝义镇,人口 6200。镇以驻地名。以“孝廉礼义”之意得名。1949年设孝义乡,1961年改公社,1984年复改乡,1993年设镇。主产小麦、玉米、棉花。特产甜椒。有麻袋、农机、棉绒、棉纺、食品加工等厂。有公路通渭大韩公路。(4)在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东南部。面积60平方千米。人口1.4万。镇人民政府驻张村,人口810。镇以境内孝义湾得名。1949年设孝义乡,1961年设公社,1984年复设乡。1996年与两岔口乡合并设孝义镇。主产玉米、小麦、稻,盛产核桃、花椒、蓖麻。特产“孝义柿饼”。有造纸、纸箱等厂。有公路接312国道。


猜你喜欢

  • 昆 (崑) 仑 (崙) 关

    在今广西邕宁县东北、宾阳县西南昆仑山。《宋史· 蛮夷传》: 皇祐五年(1053),狄青率大军攻侬智高,“以一昼夜绝昆仑关归仁铺。高闻王师绝险而至,出其不意,悉众来拒”,智高大败。1939年中日昆仓关大

  • 白鹭洲

    ①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南,与新林浦相对。李白《宿白鹭洲寄杨江宁》诗:“朝别朱雀门,暮栖白鹭洲。”《宋史·曹彬传》:开宝八年(975),“(采石)浮梁成,吴人出兵来御,破之于白鹭洲”。宋《景定建康志》卷19

  • 南峰寨

    在今福建永春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99永春县: 南峰寨在 “县西北百五十里。相近有占仔、碧溪等寨”。

  • 泸沽县

    元至元十五年 (1278) 置,属礼州。治所在今四川冕宁县南泸沽镇。《方舆纪要》 卷74建昌卫: 泸沽废县,“ 《志》 云: 洪武二十四年,景川侯曹震开河道,谓路之险者,莫甚于泸沽县。于是架阁凿岩,更

  • 肤 (膚) 公城

    北宋崇宁三年 (1104) 改吐蕃结啰城置,属廓州。在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西。《宋史·地理志》 廓州: 肤公城 “旧名结啰城,崇宁三年收复,后改今名。王厚云: 结啰城至廓州约三十余里,东至来宾城界一百

  • 棘里亭

    即戟里亭。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西北。《续汉书 · 郡国志》: 齐国 “西安有棘里亭”。《左传·昭公十年》: 陈桓子召公子山 “而反棘焉”。杜注: “齐国西安县东有戟里亭。” 即此。

  • 窟说部

    又作屈设部。唐黑水靺鞨十六部之一。在今俄罗斯萨哈林岛 (库页岛)。开元属黑水都督府。《新唐书·黑水靺鞨传》: 郡利部 “东北行十日得窟说部,亦号屈设”。“拂涅、铁利、虞娄、越喜时时通中国,而郡利、屈设

  • 博啰穆丹河

    即今俄罗斯阿穆尔州黑龙江北支布林达河。《清一统志·黑龙江》: 博啰穆丹河 “在黑龙江城西北四百里。……俱出西北兴安岭。博啰穆丹、巴勒坦二河会额赫河,南流入黑龙江”。

  • 伊犁府

    清光绪十四年(1888)升伊犁直隶厅置,属新疆省。治所在绥定县(今新疆霍城县)。辖境相当今新疆伊宁、霍城、昭苏、新源、尼勒克等市县地。1913年废。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改伊犁厅置,治绥定县(今新

  • 龙潭店

    一名汉龙镇。即今河南唐河县西南龙潭乡。清乾隆《唐县志》卷1《集镇》:“龙潭店,县南七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