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亮山
在今广西岑溪县东南黎河南。《明史·童元镇传》:万历二十三年(1595)元镇率兵镇压瑶民起义,“孔亮山‘贼’凭高,弩矢雨下。诸军用火器攻,大破之”。即此。
古山名。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岑溪市东南黎河南。明万历中,广西总兵童元镇用兵于此。
在今广西岑溪县东南黎河南。《明史·童元镇传》:万历二十三年(1595)元镇率兵镇压瑶民起义,“孔亮山‘贼’凭高,弩矢雨下。诸军用火器攻,大破之”。即此。
古山名。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岑溪市东南黎河南。明万历中,广西总兵童元镇用兵于此。
一名浮瀛山。即今福建霞浦县东南浮鹰岛。上有四溪,下临溟海,控扼海道。宋、元时居民蕃庶。明洪武二十一年 (1388) 徙其民于大金山,地遂荒废。明 《郑和航海图》 及清 《海国闻见录》 均作芙蓉山。古岛
1913年改龙陵厅置,后属云南腾越道。治所即今云南龙陵县。1929年直属云南省。在云南省西部,东南濒怒江。属保山市。面积 2883 平方千米。人口26.9万。辖3镇9乡(含1彝族傈僳族乡)。县人民政府
在今甘肃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西北,大河家乡西黄河边。《方舆纪要》 卷60河州: 积石关 “明初置茶马司于河州,此为市易之处,有官军戍守,东去积石山五十里”。在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
明置,属镇番卫。在今甘肃民勤县东北二十五里。《清一统志·凉州府二》:红沙堡“城周一里有奇,明万历九年因旧开筑”。清初裁。
①源出今安徽休宁县南九十里松山,北经五城镇西, 至龙湾溪口入率水,今称颜公溪。《寰宇记》卷104休宁县:五城水“源出县城南,北流。水旁有五城村,古之大镇,有五城斜偶相对”。②即今四川涪江支流凯江。《水
在魏州城(今河北大名县东北大街乡) 内。《资治通鉴》: 五代梁乾化二年 (912),宣义节度使杨师厚军于魏州,“馆于铜台驿”。胡三省注:“因铜雀台以名驿。”
又作绳水、渑水。即今山东淄博市北裙带河。《水经·淄水注》:渑水“出营城东,世谓之汉溱水也”。
即灰河。在今山西宁武县南。源出县西管涔山,东流经县南,折北入朔州市界, 至马邑故城南入桑干河。《水经·㶟水注》:马邑川水“出马邑西川,俗谓之磨川矣。盖狄语音讹, 马、磨声相近故尔 其水东
即蓝市城。在今阿富汗北部巴里黑。为大夏都城。后为大月氏都城。《后汉书·西域传》: 大月氏国 “居蓝氏城”。
原名啬公墓。在今江苏南通市南十六里南郊公园内。张謇(1853—1926)字季直,号啬庵。江苏南通人。光绪状元。近代立宪派,实业家。墓茔座北朝南,为方形陵台式。墓椁在陵台中央。墓椁后置方座形碑,高3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