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太和宫金殿

太和宫金殿

又称铜瓦寺。在今云南昆明市东北十四里鸣凤山。建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 系仿湖北武当山金殿样式铸造, 称太和宫。崇祯十年(1637)殿被移往宾川鸡足山。现存金殿建于清康熙十年(1671),在殿中横梁上发现“康熙十年平西亲王吴三桂室人王氏敬造”字样。殿方形, 边长6.2米,高6.7米。殿内神像、匾联、梁柱、墙屏、装饰等均用铜铸。在鸣凤山巅建有钟楼一座, 内悬明永乐二十一年(1423)铸造的大钟一口,十分壮观。1982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又称铜瓦寺。在云南省昆明市东北7千米的鸣凤山(又称鹦鹉山)上。由山上过迎仙桥沿石级而上,古柏参天,浓阴蔽日,沿途过3座“天门”后,即到达太和宫门前。为道、儒两教合一的建筑群。有宫门、棂星门、钟鼓楼、主殿以及左右两庑、春园、秋园等。主殿系青铜铸造,熠熠生辉,故名金殿。建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系仿湖北武当山金殿样式铸造。崇祯十年(1637年)殿被移往宾川鸡足山。现存金殿建于清康熙十年(1671年)。殿方形,边长6.2米,高6.7米。殿内神像、匾联、梁柱、墙屏、装饰等均用铜铸。殿旁有小铜亭并竖七星旗一面。周围台基用砂石铺砌,四围护栏用大理石制成。在鸣凤山巅建有一座三重檐的钟楼,内悬明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铸造的一口大钟,十分壮观。在钟楼南山坡地辟有昆明园林植物园,使金殿名胜与园林融为一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猜你喜欢

  • 白土厂关

    明置,属广宁卫。即今辽宁黑山县西北白厂门满族镇。明《全辽志》卷1关梁:白土厂关“在广宁城北七十里,夷人入市由此”。清改置白土厂门。

  • 乔墅镇

    在今江苏江都市北乔墅镇村。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甘泉县:“乔墅镇在城东北五十五里。”

  • 冈溪县

    南朝宋泰始六年(470)置, 属始兴郡。治所在今广东连州市西北。泰豫元年(472)废。古县名。南朝宋泰始六年(470年)置,治今广东省连州市西北。属始兴郡。泰豫元年(472年)废。

  • ①在今山东平原县境。汉元朔三年(前126)封济北贞王子刘信于此。元鼎五年(前112)国除。②即訾娄。春秋邾地,在今山东邹城市西南。《公羊传》作“丛”。即“訾娄(1)”。

  • 纡州

    唐置羁縻州,属桂州都督府。治所东区县(今广西忻城县东南、红水河北岸)。北宋庆历三年(1043)废。唐置羁縻州。置年不详。治东区县(今忻城县东南红水河北岸)。辖境约当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忻城县东南红水河北部

  • 振武城

    十六国属前凉。在今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境内。《十六国春秋辑补》 卷69前凉录: 张骏太元三年 (东晋咸和二年,即公元327年),前赵刘胤西伐张骏,“乘胜追奔济河,攻陷令居,入据振武,河西大震”。即此。在

  • 来宾城

    北宋崇宁三年(1104)以癿当川置,属乐州。在今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南。后废。北宋崇宁三年(1104年)改癿当川为来宾城,在今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东北。属湟州。

  • 吉烈灭

    即吉里迷。分布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东北黑龙江下游一带。《元史·乃燕传》:“尝言辽东斡拙、吉烈灭二种民数为寇,宜遣近臣谕之。帝方难其人,佥曰:‘惟硕德元勋世胄,可使。’……帝大喜,赐御衣,锡燕以

  • 曹娥场

    在今浙江上虞市治百官镇西曹娥江西岸。《方舆纪要》 卷92绍兴府 “曹娥堰” 条下: “又西岸为东关驿,驿南有曹娥场,旧设寨于此。”

  • 彭坑岩

    在今福建尤溪县东北。《清一统志·延平府》: 彭坑岩 “在尤溪县东北三十里。有巨石数十围叠其巅,旁开小洞口,中有池有井,水深不可量。其下曰梅营坂,梅树多至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