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天柱县

天柱县

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改天柱千户所置,属湖广靖州。治所即今贵州天柱县。崇祯十年(1637)迁治龙塘(今天柱县东十里社学乡田心寨),改名龙塘县。后仍还故治,复名天柱县。清雍正五年(1727)改属贵州黎平府。十一年(1733)改属镇远府。民国初属贵州镇远道。1923年直属贵州省。据《清一统志·镇远府》:柱石山“在天柱县北十五里。上有石如柱,县以此名”。


在贵州省东部、清水江下游,邻接湖南省。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面积2213平方千米。人口38.4万。辖10镇、6乡。县人民政府驻凤城镇。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置天柱千户所。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改为县,属靖州,以城北石柱山“石柱擎天”命名。《大清一统志》镇远府山川:石柱山“在天柱县北十五里。上有石如柱,县以此名”。崇祯十年(1637年)徙县治于龙塘(今县东),后迁雷寨,又迁回天柱,复名天柱县。清雍正五年(1727年)由湖南靖州改隶贵州黎平府,十一年划入镇远府。乾隆元年(1736年)于远口设巡检司。1913年改远口巡检司为远口分县,隶黔东道(1914年改名镇远道)。1923年直属贵州省。1936年省远口分县入天柱县。1949年属镇远专区,1956年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1958年并入锦屏县,1961年析出复置。地处黔东低山丘陵东部。地势由西向东下降,苗岭余脉延伸县境。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稻、小麦、油菜籽、烟草、红麻等。森林覆盖率达28%。有杉、马尾松、椿、樟、楠木等,多竹林,为省林业县之一。工业有农机、印刷、陶瓷等。矿藏有煤,重晶石储量为全国之冠。三星公路穿县境中部,90%乡通汽车。天新公路纵贯北部。清水江可通航木船、机动船。名胜古迹有清咸同年间农民起义军“九龙山”遗址和石柱擎天、金凤山溶洞等。


猜你喜欢

  • 风水洞

    在今浙江杭州市西南。宋《淳祐临安志》卷9引《祥符经》云:“洞极大, 流水不竭。顶上又有一洞,过立夏, 清风即自内出, 立秋则止,故名风水洞。”宋苏辙有《和子瞻题风水洞》诗。

  • 乐宁县

    南朝梁置,为光州宋安郡治。治所在今河南光山县西南。北齐废。

  • 骐县

    西汉置,属河东郡。治所在今山西乡宁县东南六十里。东汉废。《寰宇记》 卷48 乡宁县: “县东南约六七十里有马头山,盖山形似马,因以为名。骐则马之骏异,盖县因山取名。”

  • 新四军平江通讯处旧址

    在今湖南平江县东南八十里嘉义镇。1938年1月,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一团从湘鄂赣边区开赴抗日前线,留下的一百四十多名战士和军属在此成立了 “新四军平江通讯处”。1939年6月12日,蒋介石指使杨森部袭击

  • 永胜县

    1934年改永北县置,直属云南省。治所即今云南永胜县。民国《云南省民政厅<有关各县更改县名>案卷》:“县名永北二字,……地方人士每嫌欠雅驯,且至十年以来,匪患频仍,庶政废弛,而犯永远败北之

  • 青羊观

    一名青羊肆。即今四川成都市西南通惠门外青羊宫。《寰宇记》 卷72华阳县: 青羊肆,“ 《蜀本记》 云: 老子为关令尹喜著 《道德经》,临别曰:子行道千日后于成都郡青羊肆寻吾。今为青羊观也”。明初重建,

  • 宜兴军

    南宋末改宜兴县置,治所在今江苏宜兴市。元至元十五年 (1278) 升为宜兴府。南宋末改宜兴县置,即今江苏省宜兴市。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升为府。

  • 姚沟镇

    即尧沟店。今山东昌乐县西尧沟镇。在安徽省无为县南部。面积78平方千米。人口3.9万。镇人民政府驻姚沟,人口近6000。明初原系荒滩,布满小河沟,有姚姓首开一店,故名。1949年设姚沟乡。1958年改公

  • 长乐集

    即今安徽肥东县南长乐乡。清光绪《续修庐州府志》卷3:长乐集“(距城)六十里”。集镇名。在安徽省肥东县南部、南淝河下游东侧。长乐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2100。因集南旧有三国赤乌年间建长乐寺得名。产稻、麦

  • 下浦镇

    即今江西宜春市东二十里下浦乡。明嘉靖《袁州府志》卷2宜春县:“下浦,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