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大沽口

大沽口

在今天津市东南海河入海口南岸。《清一统志·天津府二》:“大沽口,众水由此入海,即《通典》所云三会海口。”为海防要地,清于此设海口营。《畿辅通志》卷93:“大沽海口宽一百五十丈,水深一丈五尺……河口有五炮台。”与岸北塘沽互为犄角,为北京门户。


在天津市东部塘沽区东、海河入海口。宋时,河口位于今津南区泥沽村附近,称泥沽海口。后因大量泥沙淤积,海岸线东移今大沽附近。元末称大沽海口,曾称海河口。1985年定今称。河口段长8.7千米,水深4米,河宽500~700米。历为海防要塞,京、津海上门户。明、清均驻兵设防,附近大沽口炮台遗迹尚存。


猜你喜欢

  • 思明州

    ①唐置羁縻州,属邕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广西宁明县东明江镇。北宋属邕州。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 改为思明路。②北宋开宝四年 (971) 改思唐州置,治所在武郎县 (今广西平南县北马练瑶族乡)。辖境相当

  • 卢阳乡

    在今河南邓州市西北三十八里冠军。西汉置冠军县。《汉书·地理志》 南阳郡冠军县:“故穰县之卢阳乡。”

  • 通口场

    即今四川北川县东南通口镇。民国 《北川县志》 卷1: “通口设场于清雍正年间,为东路繁盛乡场。其河可通舟楫,往来甚便。”

  • 嘉兴市

    1949年当地解放后由嘉兴县城区析置,治所即今浙江嘉兴市。1962年撤销,并入嘉兴县。1979年复设嘉兴市。简称禾。在浙江省东北部,北邻江苏省、上海市。辖秀城、秀洲2区和嘉善、海盐2县,代管海宁、平湖

  • 河边场

    即今四川蓬溪县西南河边场镇。清道光《蓬溪县志》 卷2: 河边场在 “县西二百里”。

  • 质台守捉城

    唐置,属维州。在今四川理县东北。后废。

  • 青门

    ①一作青城门、霸城门。即西汉长安城东南门。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二十里。因景帝元年 (前156) 有青雀群集门上,又称青雀门。又因门上有绮丽的木刻装饰,亦称青绮门。《汉书·王莽传》: 天凤三年 (前16)

  • 北殿山

    又名龟山、覆盆山。在今广东澄海市西北七里。《方舆纪要》卷103潮州府澄海县:北殿山“相传宋太子避元兵至此设行在,因名。俗呼皇子佃山”。

  • 八岭山古墓群

    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西北十五里。古名龙山。方圆40平方公里。山上古墓密集,较大的墓冢三四百座。有的高20米,周长300米,以战国时楚墓最多。据记载楚有十八个王和明代诸王均埋葬于此。已发掘的几座战国楚墓

  • 皇甫山

    又名曲亭山。在今安徽滁州市西。《明一统志》 卷18滁州: 曲亭山 “在州城西六十里。俗呼皇甫山。南唐皇甫晖与周兵战,尝屯兵于此”。在安徽省滁州市区西北部。以南唐将军皇甫晖得名,又名北将军山。海拔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