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州山
①即今湖南桂阳县北泗洲山。《方舆纪要》卷80常宁县“英头山”条下:“又四州山,在县南六十里。叠峤连云,望见四州,因名。”
②在今陕西留坝县南,与武关驿对。《方舆纪要》卷56褒城县:四州山“山高耸。登其顶,望见古褒、沔、洋、凤四州,因名”。
①即今湖南桂阳县北泗洲山。《方舆纪要》卷80常宁县“英头山”条下:“又四州山,在县南六十里。叠峤连云,望见四州,因名。”
②在今陕西留坝县南,与武关驿对。《方舆纪要》卷56褒城县:四州山“山高耸。登其顶,望见古褒、沔、洋、凤四州,因名”。
清置,属宁古塔副都统。在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兴凯湖西岸诺夫卡恰林斯克附近。民国魏声龢《鸡林旧闻录》:“湖(兴凯湖)西有勿赛气河卡伦。”后废。
在今山西右玉县北二十七里红土堡村。《方舆纪要》卷44大同府:红土堡“嘉靖二十七年筑,万历二年增修。周一里有奇。堡西距右卫仅十五里,迤东则黄土、牛心、云阳诸堡也”。
又名大拉子、大砬子。在今吉林龙井市东南智新镇。清设分防经历于此。《清史稿· 地理志》 和龙县: “光绪十一年,吉韩通商,和龙峪与光霁峪西步江互市。二十八年,置分防经历,属延吉。”
①唐东都宫殿。在今河南洛阳市隋唐故城内。徐松 《唐两京城坊考》 卷5称: “其天子常朝之所曰宣政殿,殿门曰光范门。宣政之北曰仁寿殿。”②唐长安大明宫第二大殿,龙朔二年 (662) 建。在今陕西西安城北
亦名沐源川、沐溪。即今四川沐川、犍为县境之沐川河,为岷江支流。《方舆纪要》卷73沐川长官司:沐川在“司北百里。源出夷都山, 曲折流至嘉定州犍为县界, 入于蜀江, 即沐源川矣。……《志》云:川旁有峰崖竦
即今浙江舟山市定海区西北马岙乡。《方舆纪要》卷92宁波府定海县:沙岙“其相近者为马岙。嘉靖中尝设千户所戍守。三十七年讨岑港贼,分兵由马岙、张而西是也”。
即今江苏洪泽县南十里越城。《清一统志·淮安府二》:月城集“亦名越城集。在山阳县(今淮安市)西南九十里”。
今广东翁源县北坝仔镇东南芙蓉村。清光绪《广东舆地全图》翁源县图,在县东北芙蓉铺。
在今河南上蔡县东。《方舆纪要》 卷50上蔡县: 蔡冈 “在县东十五里,周二十里”。
明置,属义州卫。即今辽宁义县东北清河城子。明《辽东志》卷3:大清堡“堡南姚家屯可屯兵,细河台可按伏”。明置,即今辽宁省义县东北清河城子。属义州卫。位长城内侧。明万历四年(1576年),插汉部黑石炭、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