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四子王旗

四子王旗

1949年以四子部落旗改名,属绥远省。驻地在王府(今内蒙古四子王旗北查干补力格苏木)。1952年迁驻乌兰花(今四子王旗驻地乌兰花镇)。1954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


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属乌兰察布市。面积2.55万平方千米。人口20.4万,有蒙古、汉、回、满等民族,其中蒙古族占6%。辖1镇、10苏木、15乡。旗人民政府驻乌兰花镇。四子王旗,即四位贵族统辖的区域。其前身为四子部落。元太祖成吉思汗的胞弟哈卜图·哈撒尔的第十五代孙脑音岱,生有四子。这个四子部落原居呼伦贝尔草原一带,后因连年战争迁居于此。《清史稿·地理志》:“明为阿禄喀尔喀所据,分与四子,号四子部。”四子王旗因此得名。元为净州路。明为厄鲁特蒙古所据。清崇德元年(1636年)置四子部落旗,属乌兰察布盟。1914年属绥远特别行政区,1928年属绥远省。1950年改称四子王旗。1954年撤销绥远省,划归内蒙古自治区。2003年属乌兰察布市。地处内蒙古高原,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属中温带半干旱气候。有乌兰察布草原之天然牧场。经济以畜牧业为主,产牛、马、绵羊、山羊等。是内蒙古畜产品生产基地之一。农产小麦、莜麦、胡麻等。特产发菜、白灵鸟、黄芪、麻黄等。矿产有金、铜、萤石、天青、芒硝等。工业有皮毛、地毯、机械、印刷等厂和采矿。呼锡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古墓群、北魏抚冥城遗址、金净州城遗址和古长城遗址。


猜你喜欢

  • 犍河

    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额尔古纳河支流根河。《元史· 太祖纪》: “弘吉剌部归札木哈部与诸部会于犍河,共立札木合为局儿罕,盟于秃律别儿河岸。”《元朝秘史》 作刊沐涟。明代译名坚河。古水名。即今内蒙古自治区额

  • 闵忠寺

    一作悯忠寺。即今北京市宣武区西法源寺后街之法源寺。《辽史·地理志》:宋王曾上契丹事曰:幽州“有闵忠寺,本唐太宗为征辽阵亡将士所造”。

  • 铜期镇

    北宋置,属石照县。即今四川合川市西三十里铜溪镇。

  • 波罗梁

    即今河北丰宁满族自治县东南一百二十里波罗诺镇。为通滦平要道。清于此设讯兵戍守。

  • 烝阳县

    三国吴改烝阳侯国置,属衡阳郡。治所在今湖南邵东县东南。东晋废。古县名。三国吴改烝阳侯国置,治今湖南省邵东县东南。属衡阳郡。东晋废。

  • 仙后滩

    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东部,位于海马滩西南。1935年公布名称为非利拼滩。1947年改名仙后滩。

  • 乐安铺

    即今四川三台县西北乐安镇。清嘉庆《四川通志》卷89三台县:乐安铺“在县西三十里”。

  • 清江郡

    ①北周置,属翼州。治所在龙求县 (今四川茂县西北六十六里岷江东岸两河口)。辖境相当今四川茂县中部地区。隋开皇三年 (583) 废。②北周建德三年 (574) 置,为施州治。治所即今湖北恩施市。隋开皇初

  • 六平山

    ①在今福建长乐市东北。明王应山《闽都记》卷26长乐县:六平山“距县里许。蜿蜒六曲,故名”。《清一统志·福州府一》 引《福建通志》:“宋宝庆中太傅陈俞居其下,又名太傅山。”②在今贵州黎平县东南。《方舆纪

  • 乌古敌烈统军司

    辽众部族军司,治所在河董城(今蒙古国东乔巴山市西克鲁伦河北岸)。辖地相当今蒙古国克鲁伦河流域。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