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哈尔滨市

哈尔滨市

1932年伪满设哈尔滨市政筹备所。1933年正式成立哈尔滨特别市。由伪满中央直辖。治所即今黑龙江哈尔滨市。1937年降为滨江省辖市,为滨江省会。1945年改为行政院辖市。1946年解放区置哈尔滨特别市。1949年5月降为松江省辖市,为松江省会。1953年升为直辖市,由东北行政委员会代管。1954年再降为黑龙江省辖市,为黑龙江省会。


简称哈。在黑龙江省南部、松花江畔。面积5.3万平方千米(市辖区1637平方千米)。人口954.3万(市辖区383万)。辖道里、道外、南岗、动力、松北、香坊、呼兰、平房8区和宾县、方正、依兰、巴彦、木兰、通河、延寿7县,代管阿城、五常、双城、尚志4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道里区。公元1097年以前,中国满族的祖先女真族在此建立了“阿勒锦”村,系“荣誉、声望”的意思。元代转音为哈儿滨。金代属上京会宁府,元代属开元路,明属奴儿干都司。清雍正三年(1725年)设阿勒楚喀协领。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改设副都统,治今阿城市,属吉林将军。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设滨江厅。1913年废厅改县,后改设滨江市政筹备处。属吉林省滨江道。1920年设马家船口市政局,后易名松北市政局、松浦市政管理处。1921年设东省特别区市政管理局。1932年设哈尔滨市政筹备所,1933年设哈尔滨特别市。1937年改设普通市,为滨江省省会。1946年又称特别市,属东北行政委员会,为东北行政委员会驻地。1949年改称哈尔滨市,为松江省辖市(地级)、松江省人民政府驻地。1953年为中央直辖市,东北行政委员会代管。1954年改黑龙江省辖市(地级)、省会。1958年省直辖肇东、宾县、阿城三县和绥化专区的呼兰县划入。1960年松花江专区的五常、双城、巴彦、木兰、通河五县划入。1965年设立松花江专区,领导哈尔滨市的宾县、阿城、呼兰、通河、五常、木兰、双城、巴彦八县。1983年松花江地区的阿城、呼兰二县划入。1987年阿城县改市。1991年松花江地区的方正、宾县和佳木斯市的依兰县划入。1996年松花江地区的尚志、双城、五常三市和延寿、木兰、巴彦、通河四县划入。地处松嫩平原中部,松花江中游。属中温带半湿润气候。市郊农业主产玉米、大豆、小麦、稻等。工业门类齐全,以机电工业为主体,有石油化工、纺织、建材、食品加工等。为东北重工业城市之一,有闻名全国的三大动力工厂(哈尔滨电机厂、哈尔滨锅炉厂、哈尔滨汽轮机厂)。商业主要集中在中央大街、石头道街、靖宇街及东大直街、奋斗路一带。铁路有京哈、滨洲、滨绥、滨北、拉滨线,公路有202、301、221、102国道通过,是东北地区北部最大的交通枢纽。有哈尔滨国际机场。有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大学等高等学校和科研单位多所。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胜古迹有哈尔滨文庙、圣索菲亚教堂、极乐寺、七级浮屠塔。纪念地有毛泽东等视察黑龙江纪念馆、东北烈士纪念馆、哈尔滨烈士陵园、李兆麟将军墓和防洪纪念塔。有闻名遐迩的太阳岛风景区及文化公园、斯大林公园等游乐场所。哈尔滨冬天银装素裹,其冰雕冰灯千姿百态,玲珑剔透,素有“冰城”之称,为我国北方著名游览胜地。


猜你喜欢

  • 武原

    ①一名平原。春秋越地。在今浙江平湖市东。东汉袁康 《越绝书》 卷8: “觐乡北有武原。武原今海盐。” 秦置武原乡,西汉置海盐县。②今浙江海盐县之别称。其县为秦之武原乡。《汉书·地理志》 会稽郡海盐:

  • 水返脚

    即今台湾省台北县东北汐止镇。清同治《淡水厅志》卷2:蜂仔峙“又下十里许为水返脚,谓湖涨至此也”。

  • 小溪镇

    ①即今浙江鄞县西南四十二里鄞江镇。东晋隆安四年(400)徙句章县于小溪镇。即此。②亦作筱溪镇。即今四川自贡市贡井区筱溪街。旧名上丘镇,属富顺县。1939年改为小溪镇,后改为筱溪镇。1950年后省。(1

  • 革上汛

    即今贵州兴义市西南五十里革上乡。清有把总驻防。

  • 石牌口

    亦称石牌。即今安徽怀宁县驻地石牌镇。《宋史·樊知古传》:开宝八年(975)伐南唐,樊知古请造浮桥济采石,“乃于石牌口试造之,移置采石,三日桥成,不差尺寸”。明清以来为潜山、太湖、宿松、望江等县通往安庆

  • 古田

    即今福建上杭县东北古田镇。1929年12月著名的红四军第九次党代表大会,即“古田会议”在此举行。村名。在海南省万宁市西北部。属北大镇。人口310,黎族。因村后有古田河而得名。产稻、甘薯、胡椒、槟榔等。

  • 黄家湾堡

    在今湖北省钟祥市南三十里。《元史·伯颜传》: 宋人筑新郢城,“下流黄家湾堡亦设守御之具。堡之西有沟,南通藤湖,至江仅数里。乃遣总管李庭、刘国傑攻黄家湾堡,拔之”。

  • 野店遗址

    在今山东邹城市南十二里野店村南。是一处东西长约 1000米、南北宽约 800米的高台地,属大汶口文化遗址。1971—1973 年进行三次发掘,出土大量文物。文化堆积层厚1米余,上层含大量新石器明代红色

  • 塔噶尔齐

    即今新疆莎车县北塔尕尔其乡。《清一统志·叶尔羌》: 塔噶尔齐 “在叶尔羌城东北二十里”。

  • 清冷泉

    或即清冷之渊。在今河南南阳市东北丰山下。唐李白有 《游南阳清冷泉》 诗。在今河南省南阳市区东北丰山下。张衡《南都赋》:“耕父杨光于清冷之渊。”李白有《游南阳清冷泉》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