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名口台
明置,属广宁前屯卫。即今辽宁绥中县西南吴明口。明《全辽志》卷2前屯卫:“障塞,铁场堡吾名口台起, 至锦川营小河口台止。”
明置,属广宁前屯卫。即今辽宁绥中县西南吴明口。明《全辽志》卷2前屯卫:“障塞,铁场堡吾名口台起, 至锦川营小河口台止。”
①南朝梁天监六年(507)置,属衡州。治所在含洭县(今广东英德市西北浛洸镇)。南朝陈属西衡州。隋开皇九年(589)废。②南朝梁天监六年(507)置,治所在桂阳县(今广东连州市)。隋开皇九年(589)废
即今河北故城县东北十五里青罕镇。清光绪《故城县志》 卷4: 青罕 “距城十八里”。
即今绿汁江。在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东部。汉至南朝称即水。《汉书·地理志》 秦臧县:“牛兰山,即水所出,南至双柏入仆,行五百里。”
在今福建古田县东南。《方舆纪要》卷96福州府:石平桥“在县治东南。宋建。寻废。明朝宣德间再建,复圯。成化十五年重修,为石墩十有一,覆以亭五十六间”。
即今广西平果县治。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归德土州图:西南有马头墟。1915年置果德县于此。1951年改为平果县。
即今辽宁灯塔县西北沈旦堡。民国《辽阳县志》卷3:沈旦堡“距城六十里”。
①指今吉林、黑龙江两省境之松花江。《金史· 世纪》: “生女直地有混同江、长白山,混同江亦号黑龙江,所谓 ‘白山、黑水’ 是也。”②即今黑龙江省及俄罗斯阿穆尔州、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境之黑龙江。《明一统
在今广东怀集县东北洽水镇。清设洽水汛。在今广东省怀集县东北。清时设兵防守。
①又名摄山、伞山。即今江苏南京市东北栖霞山。山分中峰、东峰、西峰三支,中峰最高,名凤翔岭。山中有栖霞寺。还有千佛岩、舍利塔、无量殿等古迹。《南史· 明僧绍传》: 南齐明僧绍弟庆符罢任,僧绍 “遁还摄山
在今陕西洋县城南。《清一统志·汉中府》:开明寺“在洋县南一里。唐建。有浮图高十三层。宋文同画古松八株,根节礧砢,笔势飞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