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君堤
亦名白金堤。在今四川夹江县西南青衣江畔。《舆地纪胜》卷146嘉定府:白金堤“亦名向君堤”。《方舆纪要》卷72夹江县:向君堤“在县西南,延袤数里。《志》云:蒙江啮岸,县令向君捍之,锸沙泞中得白金一箧,资以就堤,亦名白金堤。蒙江即青衣江也”。
亦名白金堤。在今四川夹江县西南青衣江畔。《舆地纪胜》卷146嘉定府:白金堤“亦名向君堤”。《方舆纪要》卷72夹江县:向君堤“在县西南,延袤数里。《志》云:蒙江啮岸,县令向君捍之,锸沙泞中得白金一箧,资以就堤,亦名白金堤。蒙江即青衣江也”。
一名梁山。即今福建武平县东北梁野山(梁山顶)。《舆地纪胜》 卷132汀州 《景物上》: 梁山“在武平县东三十里。嵯峨险峻,其形叠出耸云间,山上有仙岩、有天莲池、有覆釜石”。明 《寰宇通志》卷47汀州府
即麇国。春秋国名。都锡穴 (今陕西白河县东)。后为楚所灭。《公羊传》 作圈国。
在今云南祥云县东南。《清一统志·大理府》:安南关“在云南县东南七十里。为通省大路。旧设巡司。今裁”。
在今云南双柏县西南嘉街东。 《方舆纪要》 卷116嘉县: 卧象山 “在县治 (今鄂嘉街)东。形如蹲象。 上有ᘞ
即今四川金堂县东南土桥镇。南接简阳县界。清嘉庆《金堂县志》卷2:“土桥场去城二百二十里。”《清史稿·毛大瀛传》:嘉庆五年(1800),白莲教张子总部由金堂南进简州,知州毛大瀛率乡勇前往堵御,“行抵土桥
商、周时孤竹国。在今河北卢龙县南。《史记·齐太公世家》: 齐桓公二十三年 (前663),“齐桓公救燕,遂伐山戎,至于孤竹而还”。《汉书·地理志》: 辽西郡令支县 “有孤竹城”。即古孤竹国。《水经·濡水
即今河北邯郸市南沁水。《汉书·地理志》赵国邯郸县:“堵山,牛首水所出,东入白渠。”《水经·浊漳水注》:牛首水“出邯郸县西堵山,东流分为二水,洪湍双逝,澄映两川。汉景帝时,七国悖逆,命曲周侯郦寄攻赵,围
《魏书·地形志》 恒农郡国县当为 “圉县”之误。在今河南淅川县东南丹江水库东。
又称样渠头甸。宋大理置,属善巨郡。在今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元至元十四年(1277)改通安州。大理置,治今云南省丽江市。属善巨郡。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为通安州。
明洪武初改东昌路置,属山东布政司。治所在聊城县(今山东聊城市)。清辖境相当今山东聊城市及高唐、茌平、冠县、莘县等地。1913年废。明洪武初改东昌路置,治聊城县(今山东聊城市)。辖境约当今山东省聊城、冠